
傳承粵劇
毛俊輝(毛Sir) 從事話劇演教工作二十多年,二○一四年臨危受命,出任演藝學院戲曲學院院長及青年粵劇團董事局主席。向來做話劇的他,何以會接受做戲曲院長之職?原來毛Sir小時候已隨親人往看粵劇,連白雪仙父親白駒榮的演出也看過,從小受家人薰陶,對粵劇及京劇早有一定的認知。
毛Sir在演藝學院累積了多年工作經驗,所以當學校校董要找一個對演藝行政架構有經驗及對戲曲有認知的人選,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合適人選,到最後限期,校董想到毛Sir能勝任,原因是他在演藝學院工作了十五年,對行政架構有一定經驗,學術性的教育於毛sir而言也沒困難。
有見粵劇於二○○九年成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推廣,萬事俱備,是推廣粵劇最佳時候,毛sir決定為培育粵劇接班人出力。
演藝學院的戲曲學院成立已三年,學士學位可與五間大學學府看齊。毛sir上任後,驚喜發現原來真有一班年青人喜歡粵劇,可是培育人才和吸納新觀眾則存在困難。
「前者除了天賦條件好之外,還要有基本功架。更要認識中國文化、文學及音樂等。要做一個成功名伶非一朝一夕的事。幸好學院擁有優良師資,可以將不同知識教給學生。」

毛俊輝曾參觀張愛玲出生的房子。
毛Sir認同名伶偶像是吸納新觀眾的好方法,儘管現今有太多娛樂選擇,猶幸粵劇未被淘汰,其藝術價值仍為觀眾喜愛,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努力做好傳承工作,是粵劇仍可發光發熱的原因。毛sir猶記得,二○一五年十二月,青年粵劇團計劃演出林家聲名劇《無情寶劍有情天》,籌備期間和聲哥吃飯,毛sir欲邀聲哥出任藝術指導,但又擔心他辛苦,聲哥卻說,只要學生肯學肯排,他一定會指導,可惜,吃過這頓飯後,只過了兩周,聲哥不幸去世。最後毛sir決定出任總導演,沿着聲哥生前所教指導演員演出。
毛sir雖是話劇人才,但出任戲曲學院院長,感覺並沒有困難:「藝術表現形式雖有異,但只要認真投入,以情帶戲,要掌握並不難。」
毛sir表示:以前話劇界只有「香港話劇團」和「中英劇團」,因為有了演藝學院培育出來的學生,現在香港已有過百個話劇團。演藝學院有三十年基礎,培育出來的表演人才如黃秋生、謝君豪、劉雅麗等頗有名氣。人才多,可以令話劇行業興旺,毛sir現正朝這個方向培育人才,希望粵劇能一直興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