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可引發心臟病
川崎病係乜?相信好多家長們可能都曾經聽過這個病症,但卻並不太了解這個病症的由來。 其實,川崎病是由日本醫生川崎富作於一九六七年首度提出詳盡報告,故以他的姓氏命名。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發熱性兒童疾病,於香港每年約有愈一百宗病例。假若延醫的話,可嚴重到引發心臟病,對生命構成危險,所以父母們對此病絕不可掉以輕心。

川崎病的病徵
川崎病又稱「黏膜皮膚淋巴腺症候群」,是一種兒科疾患,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嬰幼兒,較容易患上。西醫尚未找到病因,暫時估計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產生抗體,進而侵襲身體的血管,引起全身血管炎反應,情況嚴重會引致心臟病,對生命構成危險。
患者的病徵包括:持續發熱超過五天;眼結膜充血但沒有出現膿性滲出物(非化膿性結膜炎);嘴唇及口腔發炎——紅乾裂、出血、草莓舌、咽喉炎等;四肢紅腫,一兩周後足趾尖出現脫皮情況;皮膚出現斑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等。
與古代「疫疹」相類
中醫的古籍上並沒有川崎病這個病名,但歸納病證後,中醫會把川崎病歸類為「痘疹」、「疫喉痧」、「斑疹」、「疫疹」與「疫痧」等來醫治。即患者感染濕熱邪毒,瘀血內阻,熱毒走進血管,因此影響心臟、筋脈、關節、肌肉。
中醫治療斑疹、疫痧等,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療為原則,同時在不同類型與時期,使用不同治法。初起,以疏風清熱解毒;熱毒熾盛期,則治以清氣涼營解毒;後期,氣耗陰傷,可以益氣養陰為主。三期均會引起瘀血出現,需要配合活血化瘀之法來醫治。
中藥療篇
清瘟敗毒飲加減
功效: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選藥:生石膏15克、生地黃12克、水牛角12克、黃連3克、梔子3克、桔梗6克、黃芩6克、知母6克、赤芍6克、玄參10克、連翹6克、竹葉6克、牡丹皮6克、甘草3克。
做法:將所有選材洗淨,加水5碗;生石膏先煲15分鐘,之後放入其餘藥物;煲滾後,轉中小火,熬約30分鐘便成。
服法:溫服,每天1劑,連服3天。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