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仔私房菜

他就是黑仔

地址寫明是共和大廈便好找了
「OA+」私房菜開在敦化南路一段187巷20號2樓,地址詳盡清楚,但異鄉人晚上走在台北街頭,要摸對路、段、巷、號,原來一點不容易,這時才體會到香港街道門牌號碼的編排簡單直接易找。一再以漫遊手機打電話請私房菜主人指點迷津,很不容易才摸上門。
在一個美孚新邨式有露台的單位內,燈光柔和,播着輕音樂,熱烘烘的暖爐令這私房餐廳更有家的感覺。這晚只有我們幾個客人,主人是一位皮膚黝黑的青年,由他一手一腳招呼兼烹煮。他報上名來叫「OA」,OA台語的意思是「黑仔」,名實相副,他也實在夠「黑」,以前開過餐廳,因人事管理問題最終結業,現在這家私房菜,廚師早前也走了,惟有自己上陣。聽到這裏,心中涼了半截,不期然產生一個疑問,只是沒說出口:「你行嗎?」但已沒有信心問今晚有甚麼吃了。
第一道是烏卒卒的蘿蔔魚湯,與一般香港和大陸的奶白魚湯做法大不相同,瞇着眼呷一口,嘿,好飲!然後上沙律,是新鮮柿、士多啤梨、桃駁梨、蘋果、無花果乾、西莓乾、香菜和西生菜的大雜燴,最特別是柳丁汁和糖漿調配的沙律汁,將胃完全打開。吃完沙律,戒心已鬆懈。
想不到這個有點似鄉下仔的男人會如此細心,這從香煎蘑菇上看出來,每顆蘑菇的生熟度恰到好處,沒半點煎燶或軟塌痕迹,非仔細的工夫不行。真正見識台灣味道,應該說是從第三道魚生拼盤開始,都是台灣近岸的海產,有較為普通的生鮮帶子、稍稍炙過的池魚腹、宜蘭的甜蝦、角蝦和葡萄蝦。我在日本吃過很多種蝦刺身,台灣的角蝦和葡萄蝦一點也不輸蝕,蝦頭更不尋常的美味,都是黑仔早上到漁港到市場找到的新鮮野生貨,他自小在菜魚場和漁港轉,今天揀貨的眼光便是長年累月修來的正果。
跟着是台式風味的醺豬腹肉,入味非常,送酒一流;煎龍躉片,不油不膩不滯;然後再來一煲香草酒煮野生蜆,野生蜆有兩種,一種名赤嘴,一種則是外形頗特別的斧頭貝,其鮮冶令人吃得忘形。說實話,吃到這裏,已很飽了,原來廚房內還有一道鹵牛肉等着,黑仔無論如何要我們試一點,可恨生來胃納太小,又不好意思開口請他打包讓我帶走,很後侮。
問他的廚藝怎樣學來,他坦白得可愛,說是看書和實驗而成的,而現在他仍不斷看書創新菜式。在香港吃過一些私房菜,主人家對煮食一腔熱誠,實驗很多標奇立異的菜式,我領教過,覺得是拿客人來「較飛」,單靠熱誠是吃不下肚的,需有像黑仔般的天份和底子。看上去應是「80前後」的黑仔豁出去了,他不追求賺大錢,只求做到自己喜愛的事,加上對吃特別鍾情,我才有幸吃到用台灣地道新鮮食材做的窩心晚膳。

醺豬腹肉

角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