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小孩

某天經過商場,看見以下一幕:
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扯開喉嚨在大笑,還兩隻手左右揮舞着,一拳一拳地往爸爸身上打去,我步過他們身旁時,聽見他不停地在嚷着:「我要抱,我要抱!」
那個爸爸滿面不耐煩,但也沒有甚麼大反應,只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安撫着,小孩子見不得逞,索性像猴子爬樹一樣,把腳踩上爸爸膝蓋,想借力爬上他的身體。
爸爸把腳縮開,孩子繼續哭鬧,兩隻小手又掄起拳頭,往爸爸身上揮動。
這個景況,真的叫看着的我難受,如果我未有孩子,看完這一幕,真的會有陰影,不敢貿貿然生下一代矣。
雖然,兩歲以後的小孩子,大多會嘗試使用這種近乎抓狂的手法,去爭取一些他想得到的東西,但假如父母不懂得處理,或根本不去處理,他們很有可能變成了惡小孩,動不動就搬這種「一笑二鬧三動手」的態度出來,希望其他人就範。
要應付這些暴風一般的小朋友,首先要找出他們發脾氣的原因,據專家認為,一般小孩子抓狂有兩大原因:
(1) 身體狀況有異,令他們感到不舒服,而無處發洩,例如:肚餓、疲倦、不適等,正如我剛才描述的那個小孩子,可能他已在商場溜澾了好一陣子,感到非常疲倦,但父母仍未辦完事情,不可以馬上到牀上休息,所以便會大發脾氣。
(2) 得不到他們想要的,可能是一件玩具,或一件他想父母做的事,例如:帶他到公園,又或者像剛才那小孩一樣,被大人抱着休息。
由於孩子在兩歲時候,語言能力仍是有限,不能完全表達到心中所需,當遇到要求未被大人答允,就會將一切用發脾氣來宣洩,希望可以迫使大人妥協。
怎樣可以減少這種令人難受的衝突?
以下方法,大家也可以試試
(1)給他們一些選擇
就以剛才那個小孩子為例,那位父親大可以問孩子:「你如果真的很疲倦,我們找一間餐廳,或找一張長櫈休息一下好嗎?」
(2)引開注意力
正面衝突會使大家都很勞累,倒不如用另一些東西,去引開小孩的注意力。例如:對他說:「來,前面有一間很有趣的店,我們去看看。」
(3)防範於未然
有些脾氣,是可以避免的。
例如:明知孩子會為玩具而扭計,而你又沒有打算買,就不要帶他們去看,又例如:明知孩子會感到疲倦或肚餓,就不要和他們長時間逗留在公眾地方,使他們得不到休息。
孩子,分析能力尚待發展,但父母是成年人,絕對有智慧去解決這些悶局。
唯一要記着的,就是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