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振傑:「做廚師好搵過做律師」
利寶閣現階段在香港、深圳共有五間分店,員工超過一百人,創辦人陳振傑有何管理之道?另外,做廚師如何好搵過做律師?時下又多不多年輕人加入飲食行業?陳振傑今次將逐一向大家娓娓道來。
陸:利寶閣由樓面到廚房,每個分店係咪都有既定嘅管理模式?
陳:經過咁多年訓練,員工基本上都熟習咗我哋一套經營模式,呢套模式建基於一個制度,唔似以前嘅酒樓要靠班底,假如個班底走晒咁咪做唔到生意?所以制度化後公司嘅運作會更加順暢,唔會話無咗邊個唔得,擺脫一般舊有嘅模式,公司可以更高效地持續發展。
陸:我同意有制度的確會令公司更有效地運作。
陳:係o架,我哋亦會同員工約法三章,如果公司盈利去到某個程度,佢哋就有花紅分。好似上年生意幾好,大部份員工都有一個月花紅,國內某啲管理人員更出咗十六個月糧。
陸:有福同享、賞罰分明又的確會鼓勵到大部份嘅員工。咁你有無自己一套嘅管理哲學?
陳:管理一班員工,最重要係要同佢哋講道理,講明公司對佢哋嘅要求。雖然我係管理人員,好多時都會親自參與酒樓大小事務,好似會親自試菜,喺味道、用料方面畀意見,由我自身對公司嘅投入,從而影響員工。
陸:好多做酒樓嘅人見酒樓生意好,就會立刻開好多間分店,現時利寶閣有幾間分店?你又會唔會大量咁開呢?
陳:現時我哋喺香港有四間分店,深圳就有一間,假如要再開多啲分店,除非管理行政要再強啲,如果唔係我哋就會管理唔到。另外,我哋酒樓嘅樓面面積唔會超過一萬呎,一般擺到二、三十圍酒席,因為一超過一萬呎,出菜運送時間就會好長,食物好容易凍,咁樣品質監控就會好難。我哋嘅食物都係即叫即煮,點心就即叫即蒸,最重要係比顧客食到最好嘅食物。
陸:你覺得多唔多年輕人想加入飲食業?
陳:其實真係好少年輕人想入行,因為喺現時教育制度下,年輕人至少都中學畢業,唔似得我哋以前咁,考完中三淘汰試,就已經有幾萬人出嚟打工,當時飲食業好多新人入行o架。但做飲食業時間長,唔似得一般做文職咁舒服,近年已經比較少年輕人想入行。

利寶閣創辦了二十年,陳振傑(右二)與兩名拍檔譚肇基(左一)和周耀邦合作無間,帶領利寶閣渡過了不少難關。
唔買無證書材料
陸:咁有無咩補救方法去鼓勵年輕人入行?
陳:我係中華廚藝學員嘅委員,佢哋學校每年大約收二、三百個學生,呢個數目連入酒店都唔夠用,何況係入飲食業吖?我希望政府可以喺呢方面幫手做多啲功夫,去鼓勵多啲年輕人加入飲食行業。
陸:咁做廚師嘅人工係咪唔夠吸引?
陳:陸叔,做一個普通大廚,一定有三萬幾蚊一個月,人工真係唔差o架。要升到做大廚當然要按部就班啦,快嘅五、六年,慢嘅十年八年。如果你唔係讀書嘅材料,做廚真係一個唔錯嘅選擇,至少唔使你畀錢入行學嘢。但如果你話要做律師,隨時使費過百萬;仲至少要讀五年書,讀完出嚟如果喺法援署做,人工都係得千二蚊一日,加上唔係日日有工開,拉勻一個月最多都亦係得兩、三萬蚊,所以我哋行頭有句說話叫「做廚師隨時好搵過律師」,哈哈。
陸:你有喺國內開酒樓,想問下同喺香港開有乜分別?
陳:國內嘅競爭優勢係人手多、價錢平,請香港一個人嘅月薪可以喺國內請三個,啲嘢又可以做得再幼細啲,國內人均消費亦比香港高。不過國內好得意,簽租約一簽就要簽十年,但唔係話唔加租喎,只不過係按通脹比例去加,叫做畀租客有個預算,唔似得香港,一加就加一、兩倍。我仲觀察到深圳係一個移民城市,各方面畀我感覺都好年青,喺嗰度做酒樓一定有得做。
陸:國內先後發生咗一啲食品安全事件,喺國內採購材料時你會點樣確保食品嘅品質?
陳:國內嘅材料當然係喺國內採購,但我哋會確保供應商有齊相關證書,寫明材料嘅原產地,一定要證明啲食材符合內地政府部門嘅食物安全衛生規定。無證書嘅材料我哋唔會買入,呢方面嘅條例國內仲嚴厲過香港,咁先可以確保到我哋出品嘅食物質素。
陸:日常工作咁忙,你點維持家庭生活同身體健康呢?
陳:工作無論幾忙,我基本上每朝早都會抽時間游水,舒展吓筋骨。每個星期一定會休息一日,同啲仔女、孫仔聚吓,食吓飯咁。另外,每年亦會同屋企人一齊去旅行,到o依家我同仔女嘅關係都仲幾好。陸叔,無論點忙我都抽時間陪伴家人,維持一個健康嘅生活模式。
陸:完全同意,健康身心同家人係我生活嘅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