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孩子組織力
以下問題,有沒有在你家中發生?
1 孩子玩完後,玩具東歪西倒,散落四方。
2 孩子回家後,只顧着玩玩吃吃,到晚上才匆匆忙忙地做功課,直至深夜才完成。
3 孩子經常忙了帶這帶那,手冊上被老師蓋印蓋得花斑斑。
4 很多事情明明孩子自己是知道的,但若爸媽不提點,他總是忘記。
孩子出了甚麼問題?
其實,一點問題也沒有,也並不是他能力上做不到,只是缺乏良好的組織能力而已。

組織能力(Organization Skill)是需要由父母協助並指引,由「教導、練習至加強」三個步驟組成,待孩子自己培養良好的生活模式後,以上問題當可大大改進。
以下,便是父母可以做的事:
1 和孩子一起分配時間
孩子是整件事的主角。
因此,在制定一日的作息表時,最好和他一起策劃,如果父母自己一廂情願地決定一切,孩子可能會陽奉陰違,令作息表有等於無。
2 制定作息表
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同。
有些孩子喜歡完成所有工作後才去玩,有些孩子喜歡玩完才開始工作,但無論他們的意願是怎樣,父母也可協助他們制定日程表,依着程序去執行。
這個方法也需要其他家庭成員配合。
例如,在做功課的時間內,最好不開電視機,以免做成騷擾。
3 由大變小
一些較大型的功課,例如,閱讀報告或專題研習,可以由父母指導,將功課分成不同的部分,每天完成一些。
如果到交功課日期迫近,才匆匆動手,出來的成績一定不會理想。
4 看比說更清楚
與其在他們耳邊提這提那,倒不如在他工作桌旁邊掛一個大的日曆,然後要他把重要事情都記下來,自己依着去做。
這可以教孩子培養出:自己的事,自己記着的習慣,不用人家在旁邊一再提醒。
5 睡前要查的事
每晚睡前,要孩子檢查以下的事:
a 功課是否全部做妥?
b 要帶的書是否已放入書包?
c 明天穿的校服是否已掛在牀邊?
這是一個小小練習,目的是要他養成一種進入準備狀態的好習慣。
當這一切成為他慣常做的動作,他便會自動自覺去做,不用父母一再提醒,但在他未有這個認知前,一股腦兒地提,或打打罵罵,是治標不治本的,只會奏效一兩次,待他忘記後又故態復萌的了。
小孩子缺乏組織能力,到了年長後,也一樣會一塌糊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