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牌故事 2009 年 12 月 29 日

Blancpain智慧開創精芯研發

一個腕表品牌的成功,取決於製表功力, 環顧眾多的腕表品牌,既有時尚設計及鮮明個性的品牌,亦有精研機芯開發的。Blancpain(寶珀)就是後者, 兩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研究開發更複雜而精密的機芯, 藉着數以百計的零件、齒輪、棘輪、游絲, 在機械師的創意領航下, 為業界開創出多不勝數的發明及改良方向, 同時演繹着寶珀精湛的製表技藝。

農莊製表 開創歷史

Blancpain──一個源自一七三五年的古老腕表品牌,一直秉承着傳統製表藝術哲學,堅持只生產機械表,二百七十四年來貫徹着這項傳統理念。

Blancpain家族的農田坐落於瑞士侏儸山區Villeret村落,這也是製表史上的一代大師Jehan-Jacques Blancpain開始製造手表的發源地,當時農莊裏的製表方式,並不會以文字記載任何製作方法,都是口耳相傳將技藝承傳給下一代。Blancpaine一直堅持着小規模、手工與技藝的「農莊」式風格,這也為品牌注入了和大規模石英表廠截然不同的人文精神。

隨着歲月的流逝,Jehan-Jacques Blancpain相當擔心其製表工業的發展,因為其兒子Isaac寧願從事教育工作,亦不打算繼承老父的大業。幸而品牌得Isaac之子David-Louis於十八世紀末承繼,並將Blancpain這個製表品牌推廣到鄰近國家,生意更遠至法國和德國。

踏進十九世紀,Blancpain開始發展成具規模的製表品牌。David-Louis的長子Frédéric-Louis本身已是一名製表工匠,藉着其經驗和對製表的知識,逐步將品牌從強調藝術感演化成全面的發展工業,同時間將生產機器化,大大提升腕表的質素及生產力。一八三○年,Frédéric-Louis將品牌交到當時只得十九歲的Frédéric-Emile手上。經過近三十年的經營,其子Jules-Emile更與Nestor及Paul-Alcide合夥,並將品牌改名成E. Blancpain & Fils。

一九二六年,Blancpain推出第一批量產的自動上鏈腕表,其發明人John Harwood租用著名工廠來製造這些為法國市場度身訂做的表款,並命名為The Harwood。承蒙各界的好評,品牌於一九三○年推出著名的Rolls女用腕表,首次採用長方形的表身設計,更突破性使用特殊的四顆滾珠帶動裝載機芯的框架前後移動,以達到自動上鏈的效果。

3

去年父親節,Angelina Jolie送了一枚「50噚」陀飛輪腕表($942,000)給Brad Pitt作禮物。

法國海軍將領Robert Bob Maloubier於1953年與他的限量版「50噚」潛水表一起下潛。

今年9月,俄羅斯總理普京在參觀工廠時,將自己手上的一枚價值$83,000的Blancpain Léman Aqua Lung Grande Date腕表送予一名工人。

世界大戰成就傳奇

但不幸的是,家族第七代Frédéric-Emile Blancpain(Jules-Emile之子)於一九三二年突然離世,結束了Blancpain近兩世紀的家族經營。品牌於一九三三年正式易手,由Betty Fiechter及André Léal統領公司,並轉名為Rayville Ltd. [anagram von Villeret], successors to Blancpain。一九五三年,Blancpain在新的陣容之下,憑着對運動腕表發展的遠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法國海軍將軍Mr. Robert Bob Maloubier委託Blancpain,製作出可供艦隊潛入海底作戰用的現代潛水腕表Fifty Fathoms「50噚」,對海洋工作及冒險的安全性作出偉大的貢獻,更成為100米防水深度之潛水表先驅。

二十世紀中葉,世界大戰令全球經濟陷入蕭條,加上石英表的出現,大大影響到機械表的發展,Blancpain在七十年代逐漸淡出市場。直至一九八一年,Jean-Claude Biver及Jacques Piguet收購了Blancpain,並以傳統製表工藝復興之名,將品牌再次推出市場,品牌更在一九八三年,再次打破製表的局限,推出世界首創最小月相盈虧全日曆腕表。

一九九二年,Blancpain成為著名鐘表界巨頭Swatch集團的一分子,在傳承傳統的同時,也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元素研發新款式。二○○八年,Blancpain不單邀請了獨立製表師Vincent Calabresse加入,更宣布其同名品牌及其所屬公司Vica Sari的所有權皆歸屬Blancpain所有,並於同年合作推出最新力作Carrousel Volant Une Minute 100小時儲能飛行卡羅素腕表,標誌着品牌的新里程。名表自然會得到各界認同,延展Blancpain現代潛水腕表Fifty Fathoms「50噚」的精密機芯及動感線條,「500噚」500 Fathoms GMT在今年十月榮膺腕表雜誌《Tiempo de Relojes》的二○○九年度運動型腕表「The Sports Watch of the Year」大獎,足以證明Blancpain在市場上的進念先見及顯赫品位。

multimedia1

創辦人Jean-Jacques Blancpain(右),左圖繪畫了他親傳製表技藝情況。

1953年Blancpain製作了可供深潛100米的「50噚」腕表。

憑先見 屢創世界第一

時間見證了Blancpain的智慧,時間亦證明了品牌的先見。自一七三五年Jehan-Jacques Blancpain的名表問世,經已是腕表史上的重要里程。在一九二六年更創製出全球首枚自動上鏈腕表──The Harwood,此腕表配置品牌自動上鏈機芯,撞陀式上鏈,以旋轉表圈調校時間,同時避免進水或進塵;及後更於一九三○推出古董Rolls女用自動上鏈腕表,突破製表的限制,使用特殊的四顆滾珠帶動裝載機芯的框架前後移動,以達到自動上鏈的效果。

一九五○年是Blancpain發展史上的轉捩點,在Blancpain家族以外的新管理層領導下,品牌穩步繼續發展。先於一九五三年推出世界首創現代潛水腕表──Fifty Fathoms「50噚」,為100米防水深度之潛水表先驅。一九五六年品牌帶來了世界首創搭載最小型自動機芯的女用腕表─Ladybird。

Blancpain對於機芯的鑽研沒有因為年前的成就而停下來,於一九八七年以世界最小、最薄的機芯展現完美配合,實現全球最小的33手上鏈及35自動上鏈三問表機芯,推出世界首創最小三問表,演繹品牌低調而精緻的複雜工藝。同年,Blancpain搭載了1185機芯,擁有全球獨步垂直式離合機制的世界首創最薄自動上鏈計時碼表,有效確保啟動、停止及歸零的順暢度。

九十年代,當少數製表品牌才剛精通陀飛輪表的製作工藝,Blancpain就已率先在一九八九年推出世界首創最薄兼具八日儲能的手上鏈陀飛輪,透過面盤上的鏤空視窗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陀飛輪框架中的游絲擺輪及擒縱結構,而表款僅具有的一個發條盒,可透過齒輪的轉換快速上鏈並擁有八日的動力儲存。

Blancpain現任主席Marc A.Hayek致力於將品牌推向更高峰。

在2002年Blancpain將其1735全新腕表於本港展出時,影帝梁朝偉愛不釋手。

1991年,擁有6大複雜功能的「1735」自動上鏈計時腕表問世,是紀念品牌創始之源。

紀念經典 世界之最

緊隨着八日儲能陀飛輪表的成功,Blancpain匯通以往的製表經驗並加以改良,同時秉承着品牌在傳統製表工藝之成就,於一九九一年開創世界最複雜功能自動上鏈腕表的先河,並以「1735」為名,紀念品牌的始創之源。這枚結合六大複雜功能的腕表,將製表工藝中最精緻的三問、雙追針計時碼表、陀飛輪、萬年曆、月相盈虧顯示、超薄的設計融為一體。「1735」的機芯由740件手工打磨裝飾的零件組成,並由頂級製表師以手工打造製作完成,表款製作時間長達一年,全球僅限量三十枚。

去年11月初,Blancpain於北京故宮展出其卡羅素機芯,十分哄動。

為配合展覽,這枚特製「乾坤」卡羅素,表底擺陀以人手刻有故宮圖案。

研萬年曆 盡展所長

宏觀品牌的發展走勢,發現Blancpain每隔數年就會推出嶄新精銳的新機芯裝置,萬年曆的裝置對於品牌而言,可說是自二○○○年起的設計藍圖,二○○四年的自動調校時間等式萬年曆腕表,首創以雙指針同時指示真太陽及實際太陽的時間等式萬年曆腕表,機芯由400件零件組裝而成。表款以格林威治時間為時間計算基礎,無論身處任何時區,只需經過簡單的調校,即可符合當地正確的真太陽時。

萬年曆漸成過去,品牌將視野投放到三問表的突破,藉着豐富的製表經驗、知識,開發精巧絕妙的工藝,於二○○七年革命性推出Leman系列的防水100米三問表Aqua Lung。

Blancpain的機芯研究在二○○八年更上一層樓,推出世界首創一分鐘卡羅素機芯──Carrousel,由262件零件組成,擁有100小時長動能儲存,用途上,與陀飛輪同樣有效補償抵銷地心吸力對機芯影響引起的誤差,此發明更成為了近代腕表史上的重頭戲。

在展覽會現場,有專人講解卡羅素的複雜結構。

承先啟後展工藝

每隔幾年就有新機芯或科技推出的慣例已成為Blancpain的特色,二○○七年的防水三問表、二○○八年的一分鐘卡羅素機芯,由262件零件的精密組成,並擁有100小時長動能儲存,跟陀飛輪同樣有效補償抵銷地心吸力對機芯誤差,更被認定為比陀飛輪更精密細緻的傑作。

Blancpain全新一分鐘卡羅素同樣歷經了一連串艱辛的研發過程。卡羅素裝置最初由一位名為Bahne Bönniksen的製表師於一八九二年發明,它是一個可旋轉的框架結構,是用以克服表款方位誤差的功能裝置,但長期以來被製表師所忽略。早期的卡羅素旋轉一圈需要數分鐘以上,而Blancpain最新研發的卡羅素裝置,藉着差動控制輪系統的操作,旋轉一圈僅僅需要60秒,堪稱一大重要突破。

為了讓此將近被遺忘的工藝展示眼前,Blancpain將最新的飛行卡羅素搭載於Cal.225機芯上,機芯裝置在直徑43.5mm的純鉑金表殼內,面盤上的半鏤空設計更可顯露機芯內精緻的輪系、表橋與夾板裝飾細節。12點鐘位置的視窗中可以觀看到驚人的飛行卡羅素裝置,其上更備有小秒針指示功能。6點鐘位置備有指針式扇形針圈的100小時動力儲存顯示,在「+」、「-」標示間顯示動力儲存狀態,9點鐘位置則有兩端長短不一的雙臂交錯指示日期。

內置的Cal.225下面一組的秒針輪可與框架一起旋轉,如旋轉木馬般,是卡羅素的重點所在。

全新的飛行卡羅素腕表,限量288枚,定價$1,517,000。

透過表底,你可以欣賞到由262件零件組成的Cal.225自動上鏈機芯美態,更有100小時儲能。

擁有3個發條鼓的Cal.13R5,採用品牌一貫的鈦金屬擺陀,機芯厚度僅4.57mm,零件卻有243件。

Blancpain的製表師皆傳承了品牌超過270年的製表精神,專注地製作所有細節。

第275年的進步

環顧鐘表史,當中不難找出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品牌,好像Blancpain寶珀表,自1735年起一直與人類追求着更高層次的成就。大家可能會認為腕表就是腕表,功能不過是用來報時而已。

但一枚腕表除了用作報時之用,更象徵着佩戴者的身份、品味,以及一份理念。隨着製表技巧的累積及收藏家要求的提升,腕表品牌需要將不同與時間有關的元素、概念投放到設計之上,萬年曆、兩地時間、月相顯示、三問、雙秒追針計時及響鈴功能絕非甚麼嶄新的技術,對於Blancpain而言,這些都是一個成功腕表品牌的基本。

Blancpain藉着慎微精銳的機芯設計以滿足品牌與人類的無窮追求,品牌經過了274年的發展,仍竭力創製出更精銳的機芯,為的當然是要證明人類可以更精準的掌握時間,就如鎮店之寶「1735」,品牌仍在Le Brassus的工廠三樓設部門,專屬負責研究製作堪稱全球最複雜的「1735」腕表,足見Blancpain對腕表技術的開發未有停步,就如Blancpain總裁Marc A.Hayek的一席話:「只要我們不斷致力表芯的研發,就會有更多專業作品呈現。」相信品牌在踏入明年275周年, 將有更多的嶄新機芯設計推出。

L-Evolution系列
8日長動能月相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