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眼還眼只會讓天下盲目

前一陣子,在新疆的種族動亂之中,看到漢族和維吾爾族彼此之間的冤冤相報,互相仇殺,讓人深感痛心。當暴動、仇殺被軍警暫時強行壓下,未幾,又發生了扎針事件,傳聞維族暴徒以針筒刺襲漢人,對象包括老人、婦女和孩童,針內更傳言有愛滋病毒、蛇毒、硫酸等云云。而最令人髮指的,是暴徒的襲擊對象,甚至包括年僅五歲的小孩。這旋即惹來漢人新一輪的上街抗議,甚至襲擊維族人報復。結果,又是再次的冤冤相報。
學期尾,在中文大學教授一個有關領袖的科目時,播映了一套電影《甘地傳》,多年後重溫這套影片,看回箇中很多情節,再結合如今現實中的種種,別有一番體會,心中不無感慨。
聖雄甘地有一名句,那就是:「以眼還眼,只會讓天下盲目。」(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
這真的道盡了冤冤相報,如何讓世人無盡的沉淪。
甘地除了主張非暴力抗爭之外,更常常以自我犧牲作為手段,去感召群眾,呼籲他們放棄暴動,停止襲擊和報復英國殖民者,以及印度教和回教信眾彼此間的冤冤相報。有幾次,更甚至絕食至瀕臨死亡邊緣,而聖雄卻始終如一的無怨無悔。
電影的結尾,有如此動人的一幕:
為了平息印度教徒與回教徒的相互殺戮,甘地再次絕食至卧在牀上奄奄一息,原本殺紅了眼的群眾,都深受感動,紛紛走到他跟前,放下武器。
其中一位雙目血紅的印度信眾,卻在甘地跟前絕望的咆哮,說就讓自己落地獄吧!
漢子說因為他殺了一個回教小孩,把小童的頭撼到牆上去,撞得粉碎。
甘地問他為甚麼?
漢子說因為他自己的兒子被回教徒殺了,說時痛苦的以手比劃,來顯示出自己兒子只是那麼的幼小。
甘地慈祥的說,自己知道一個不用落地獄的方法,那就是:
找一個小孩,接着他以手比劃出漢子原來孩子般的大小,再繼續說,一個父母都在動亂中被殺的小男孩,並且確定他是一個回教徒,然後把他當作是自己兒子般撫養,把他好好養育成人,並且……
把他養育成為一個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回教徒。
看到這一段,良久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