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導青年備忘錄
子女在小時候,是一個十足順從和沒有甚麼主見的小傢伙,大部分的決定,都由父母作出,而他們也很少說不,或沒有能力說不。
教導幼童,有如一場一面倒的賽事。
可是,隨着孩子逐漸長大,父母已不可以用往日的威嚴去管治一切。因為,孩子已經有了更強的主見,和希望能獨立的期望。

教導青年,有很多事也不能掉以輕心,例如:
1.少點教學,多點商量
如果你仍用一種:「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的態度去教孩子的話,一定會引起他們的反感。雖然你的社會經驗比他們多,但你那高高在上的態度,是很難令他們信服的,唯有用一種近似朋友的態度,去和他們商量,讓他們也說說自己的想法,這才能讓兩代之間減少分歧。
2.少點干預,多點觀察
青年人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間,父母可以稍為放寬監管,不需要迫他們隨時報到、事事報告,但話說回來,父母也要從旁觀察着他們的一言一行和生活模式等。假如發現有不尋常的迹象,便要開心見誠地和他們坐下來傾談傾談,了解一下。
3.教導孩子,不要全部倚賴別人
有些家長,一發覺孩子有行差踏錯,便會把責任歸咎於學校或老師;其實,家長的責任和影響也是非常重要,很多研究指出,那些平日受父母灌輸正確觀念的孩子﹙例如:道德觀念、是非觀等﹚較少會成為有問題青年。
4.不能放棄家人共享的黃金時間
如果外人和你孩子談天的時間比你多、相處的時間比你多、了解又比你深,你認為孩子會願意將心事告訴別人,還是告訴你?
唯一可以和孩子保持親密距離的方法,就是每天都要有共處的黃金時間,無論是一起吃飯的時候,或睡前的聊天和分享,都是很好的親子節目。
5.要了解子女,就要了解世界
新潮流,新事物,每天都在更替
當孩子發覺你腦裏一切,仍然停留在二、三十年前,他們就不會相信你能明白他們在想甚麼,他們會想:「說了你也不明白,倒不如不說還好。」
所以,多點接觸新事物,擴闊自己的眼界,才可以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話題。
年紀可以老,腦袋不可以老。
6.不放棄,不離棄
無論你的孩子走得多遠,或者變得多壞,你作為父母,是他們唯一可以倚賴的人。
別以為每個青年也經歷過反叛期,因而對他們做出的不當行為不聞不問。可能有很多外表善良、內在陰險的所謂「朋友」,每天都向他們灌輸很多不正確的思想,你如果置身事外,你的孩子就會更加容易跌入壞人的圈套。
為人父母,是一輩子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