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育鸚 求醫莫遲疑
香港的「鸚主」愈來愈多,開心快活愛唱歌又學人類說話的鸚鵡的確可愛,但要育鸚成才絕對不是易事,除了事前做足準備工夫兼熟讀養育指南外,在實際照顧上半點不能疏忽。而最最重要的是,當懷疑鸚鵡生病,千萬不要遲疑,應盡快求醫,否則錯失救治機會。

KK(右)和一班鸚主聚會,大家交流育鸚心得。

金剛鸚鵡多多非常佻皮,愛咬主人耳仔。
這天雖然持續大雨,但一班鸚鵡主人都不捨得取消精鸚聚會,當雨一停,大家便從各區出發趕到雀友勝地荔枝角公園。
KK是這次聚會的發起人,他育鸚三年,因愛鸚而在網上成立鸚鵡論壇,提供平台讓一班鸚主交流養育心得。和很多寵物飼主一樣,除了管好糧食細心照顧起居外,KK還特別用相機腳架座改裝成隨身的鸚鵡棲架,好讓愛鸚多多(金剛鸚鵡)外出時有個舒服的落腳點。
由於鸚鵡是扮嘢高手,會模仿人說話,亦會模仿人打噴嚏,飼主要小心辨識。「當牠咳嗽或打噴嚏,如果真是感冒會流鼻水,如果沒有,就是扮嘢啦!」KK說。

Dr. Zoltan樂於和珍禽異獸主人分享健康醫療資訊,飼主可瀏覽他的面書:http://www.facebook.com/zoltan.dr。
育嬰如育兒,一定要細心觀察,盡心盡力照顧,鸚鵡才能健康長壽。在多多之前,KK養育過一隻大葵花鸚鵡,帶回家時才不過三個月,事前從網上做足資料搜隻的KK,了解到鸚鵡的居住及飲食需要,清潔方法,還有常見病症,確保鸚鵡能健康成長,可惜事與願違。
「大葵花在八、九個月大,漸漸有脫毛情況,並開始食慾不振,我很擔心,因為我知道有一種叫鸚鵡喙羽症 PBFD(Psittacine Beak & Feather Disease),由PBFD病毒引起,可以引致鸚鵡死亡……」KK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