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大英Blog物館 2015 年 05 月 20 日

黃國英

股壇名嘴,放棄高薪厚職,自立門戶幫客揸鑊鏟搵真銀,信念是「錢可以輸,信心不可輸」。

實際與理論有別 勿忽略「唔關事因素」

美國棒球名家Yogi Berra有句名言:「理論上,理論和實際沒有分別;實際上,實際與理論確有分別。」行為金融學的核心,是觀察和解釋經濟理論與現實間的分別。學派領軍人物塞勒(R.H. Thaler),近日分享其年輕時的經歷,闡釋兩者間的鴻溝。

塞勒剛執教鞭時,依例準備中期試考卷,目標是透過考試成績,將學生分出高、中、下,以便「拉curve」評級。既要一決高下,試卷出題頗深,最終全班平均72分。成績一出,全班起哄。或許當時學生自幼已是尖子,攞慣「九字頭」,人人都投訴得分過低,試卷太深,全班士氣渙散。塞勒向學生解釋,拉curve後成績最好者奪A,平均有B+,只有少數人得C,考卷分數的數字了無影響,可同學們卻不接受。

學生平均得到七十幾分自然不高興,但只要將總分定得較高,就容易人人得「九字頭」。雖然無實際分別,但學生卻皆大歡喜。

塞勒初出茅蘆,為保飯碗,費煞思量,最終想出妙計。調低試卷難度,並不可取,因為失卻考試原意;但試卷總分,卻可隨意調高,不影響眾生分出高下。下一考試,塞勒訂總分為137分,難度則更深一點。考試結果是平均分96分,人人歡喜,再無異議。可是如果夠心水清,96除以137,其實等於上次考試的70分,即成績還差了一點。這就正中塞勒下懷:他之所以選137作總分,就是看死眾人可得出九字頭的平均分,以塞眾口;除非心算超精,否則很難快速計算自己得分除以137,相當於百分之幾,多數人會就此了事。

理論上,影響不到實際利益(攞A、B定C),份卷總分是100還是137,是沒有分別;實際上,攞70定90分,人們就是認為有很大分別。塞勒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分別,起了個名字叫「以為唔關事」因素(Supposedly Irrelevant Factors,下稱SIF)。往往是這些SIF,才是決定性因素。

說回金融市場,真正影響價格的因素,是SIF的機會,或比實際的數據、業績更大。若然不察計死數,容易中伏。「新世紀金融怪傑」中,聚焦新興市場的基金經理馬田.泰勒,就曾分享這方面的經驗。雖然他能分辨股份優劣,但若要沽空,大半只敢用期指操作,不會單支個股。何解?因為新興市場中的其他玩家,都是按SIF,而非基本因素行事。

例如沽空基本因素最差的公司,最易被高價收購,突然挾死。原因是國際巨企與當地政府、監管機構這對奇妙的組合:國際巨企被新興市場增長吸引,打算靠收購入場,本來已經手鬆;當地部門則有百種理由不批,國家尊嚴、民族感情、不想益鬼佬,不一而足,所有像樣的公司都不準賣。國際巨企要向股東、市場交代,惟有將就,籮底橙照收,貴買也在所不惜。不想清楚這些因素,單憑業績差、估值高開短倉,一覺醒來,某巨企「含淚下注」,溢價五成收購沽空了的公司,真不知如何是好。

市場短期走勢,全憑市場用錢投票,多想可能忽略其他玩家的SIF,有助提升存活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