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值最少一倍 名人倫敦買樓攻略
上周英國舉行大選,保守黨意外大捷,令之前支持率與保守黨相若的工黨,所提出的徵收豪宅稅頓生變數。無論如何,上月六日開始,英國首次向非英國居民徵收資產增值稅,於該日起,凡非英國居民出售住宅物業,須於交易完成後三十日內繳交物業升值總額的百分之十八或廿八資產增值稅。
徵稅主因,是近年去英國置業的海外買家過多,令樓價炒起,本地居民未能負擔所致。倫敦樓價自一○年開始上升,雖然去年下半年稍稍放緩,但在供應量短缺及大批海外買家湧入置業下,地產代理普遍估計五年內還會再升兩成。
香港許多名人早着先機,多年前已開始進軍倫敦市場,馬時亨、葉澍堃因為子女去倫敦留學開始置業;黎永滔是政府出「辣招」才轉戰英倫市場;「樓神」趙國雄則是「嗅出」倫敦樓市有前景毅然出手,無論買多或少,他們的物業至今升值最少一倍。

倫敦樓已連升五年,地產代理普遍認為未來五年可再升兩成。
上月六日開始,非英國居民出售物業時須就所得利潤繳交資產增值稅,個人名義持有要付一成八或兩成八;信託持有繳交兩成八;公司持有則付兩成。而上月一日開始,由有限公司持有的一百萬英鎊以上物業,除非是出租物業,否則須繳交年度住宅物業稅,一百萬至二百萬英鎊物業每年須繳交七千鎊稅款。明年四月起,更會將門檻降至五十萬英鎊,五十萬至一百萬英鎊物業每年須繳交三千五百鎊稅款。「辣招」明顯是針對海外買家。

馬時亨自九十年代初開始投資倫敦樓,買賣過八間全部賺錢。
不過地產代理及業主均覺得無甚影響。仲量聯行國際住宅市場部主管黃嘉欣認為徵收增值稅已傳了一年,市場已消化了消息,「而且稅率比其他國家所收的不算高,以日本為例,頭五年要收三成,之後就收一成半,澳洲更加要收百分之三十二點五至四十五的增值稅。」業主就更豁達,馬時亨笑說:「都賺咗咁耐,畀少少增值稅唔緊要。」他指現時不會賣樓,反而會伺機再買,「現在賣只會畀人壓價,有好物業我反而會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