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人薈  > Auto Mobile 2015 年 04 月 25 日

續航距離大考驗 Volkswagen e-Golf

談到純電動車,相信有不少讀者依然抱着懷疑的態度,一方面欣賞其環保節能以及零排放的優點,但另一方面則擔心續航距離不足,萬一在路上耗盡電力便無法繼續餘下行程。

有見及此,藉着擁有最高達190km續航距離的Volkswagen e-Golf剛剛抵港,我們便進行了一次中距離的續航大考驗,看看純電動車能否應付日常使用對應本地市場。

去年筆者亦曾到柏林測試e-Golf,雖然只於市內遊走,但已對這台新車留下良好印象。

採用電動馬達驅動,最大馬力雖然只有115匹,但扭力卻達270Nm。

外形上e-Golf與一般Golf車系九成相似,不過作為廠方推動e-mobility的一員,車頭採用上代表着Volkswagen electric mobility的藍色頭燈前面網色條,而C字形日間行車燈亦同樣得到保留。車身設計考慮到低風阻有助降低耗電量提升續航距離,擾流部件的線條均經過細心的考慮,特別是Astana輪圈的設計,採用較多平面的花紋,而輪胎亦是選用低滾動阻力的款式。雖然e-Golf比當年推出的概念車視覺更有跑格,而且設有頭唇及高置尾翼,但得到革新的技術、改良過後的空氣動力學幫助,新車的風阻系數只有0.281Cd,數值足以與超跑相媲美。

e-Golf的行車穩定性與汽油版的Golf完全相同,操控同樣出色。

中控台配備Discover Pro資訊娛樂系統,更有八吋的TFT彩色輕觸式屏幕。

把波擋桿拉至B模式,能完全回收動能,另一方面亦可作減速的需要。

提供豐富資訊的車廂

就算是首次坐上e-Golf的車廂中,也不會感覺陌生或需要時間適應各按鍵的編排,這點相信是廠方刻意的做法,讓人更願意嘗試成為純電動車車主。

而要數e-Golf車廂中最吸引的設備,必定是那Discover Pro資訊娛樂系統,當中達八吋的TFT彩色輕觸式屏幕,除具備可顯示導航系統、driving range monitor、energy flow display等行車資訊外,4×20w的八揚聲器音響表現同樣出色。而改變行車模式則可於儀表板中的屏幕顯示,就算是行車中轉換模式亦一目了然。

前排座椅設計與空間感完全與汽油版Golf設計相同。

由於電池置於車底,對後排座椅完全沒有影響,依舊闊落。

零至百米加速十秒完成

Volkswagen e-Golf採用一台PSM電動馬達,能於3,000-12,000rpm產生115ps最大馬力,及0-3,000rpm產生270Nm最大扭力。傳動系統方面,配用編號EQ270的單速波箱,日常行車0-60km/h加速只需四點二秒,而0-100km/h亦只是十點四秒。e-Golf設有兩種節約能源的駕駛模式,分別為Normal、Eco及Eco Plus,分別在於省電或更省電,而直接影響續航距離的能量回收系統(Regenerative Braking),再有四個不同等級的選擇,包括D1、D2、D3及B模式,當中D1能回收能量並且將車速降至最低,而B模式的能量回收效果最強,假若遇到長直下斜的路段,只要將波擋桿設定成B模式,單靠車體慣性重力滑落斜路,車輪滾動便會驅動能量回收系統轉化成電力替電池充電,增加續航距離,這亦是我預定測試新車時計劃路線其中的一個考慮重點。

儀表板中央設有D1、D2及D3動能回收顯示,當中以D1回收能力最強。

充電由半至十三小時

對於純電動車的重要環節儲電池方面,Volkswagen e-Golf配備24.2kWh的鋰離子電池,電池重>量為三百一十八公斤,約佔總車重的五分一。由零至完全充滿電所需時間,假若以AC 2.3kW(慢叉)為十三小時、AC 3.6kW(中叉)為八小時而CCS DC40kW則只需半小時可充電至百分之八十。

相信大家都非常關心電池的壽命問題,這點廠方確實值得稱讚,全因除了五年或十萬公里的原廠保用外,廠方更特別為高壓電池額外提供八年或十六萬公里保用,相信這樣長時間或長距離的保用,可以令大家非常安心。

車尾的擾流設計均經過細心考慮,有助降低風阻。

位於德朗邨的充電站雖然設有兩個停泊位置並且同時提供雙制式充電,但可惜同時間只能替一台車充電。

中距離測試路線

這次預定的測試路線比一般車型計劃得比較長,因為一方面需要考驗Volkswagen e-Golf的續航距離外,亦希望能測試很多人都會忽略的行車時馬達及動力回收的充電能力。

早上我們到了中華電力最新位於九龍灣德朗邨興建的全港首個雙制式快速充電站替e-Golf完全充滿電池,然後會由牛池灣行駛清水灣道進入西貢,沿西貢公路南圍落車駛入西貢市中心,再經大網仔路、西沙公路到達拍攝位置。期間會在西沙公路來回拍攝行車相片後,再重新由西沙公路行經馬鞍山,沿大老山隧道返回九龍灣的德朗邨作為測試路線的終點。整條路線連同拍攝行車相片約為六十公里,相信與大部分居住新界區的駕車人士往返上班位置的距離接近。

車輛餘下9%電力,而快速充電站顯示只需42分鐘便可完全充滿。

遊新界比預期更省電

抵達德朗邨與e-Golf會合,車廂內屏幕顯示電量只餘下百分之九的電力,幸德朗邨的全新快速充電設施為適合歐洲車使用的充電制式,能即時替新車補充點電力。接駁好充電線後,快速充電器會即時與車輛進行溝通及了解電池電量狀況,電腦會計算完成充電的所需時間,大概一分鐘後,充電站屏幕便顯示出需時為四十二分鐘,當中首三十分鐘會以快速完成百分之八十充電量,餘下的十二分鐘會改變成較慢速地把電池完全充滿,整個充電過程完全自動化,而拔除充電線需於車廂內按鍵解鎖,所以駕駛者完全毋須留在車旁等候充電完成,非常輕鬆。

充電設於慣常的油缸位置,設計比較方便。

採用快速充電站提供的電源接駁線,對準上下位置接駁便可。

原廠已提供充電接駁線。

於清水灣道上車,交通燈位置重新起步,盡顯純電動車的優點,最高扭力270Nm是從0轉速便可產生,上斜是不需重踏油門,力量感覺已經非常強勁,輕鬆在斜路上成為前車,不過在斜路上領先代價是耗電量較高,由於從九龍灣剛起步不久,還是乖乖地把行車模式由Normal轉成Eco。清水灣道往西貢方向,沿途是多上斜下斜,我把動能回收模式由D3轉換成D1,保持上斜時輕踏油門,下斜時完全鬆開油門讓車輛自由滑行,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動能回收時,會讓車輛產生阻力,所以就算不踏制動,車輛也不會因慣性重力自然提速,對於制動系統的依賴大大減少,或可以說制動系統的壽命變得更長。

左邊是歐洲充電制式而右邊是日本充電制式。

南圍下斜路段,斜度變得更加急促,我再把波擋轉換成B模式,讓能量回收效果達至最強,車輛變成好像重力踏上制動一樣,車速只維持約四十至五十公里時速之間,而另一方面,儲電量得到不少的補充,差不多是剛才耗的電,由壁屋下斜開始還未到匡湖居已差不多重新充回,續航距離沒有多大的變動。沿西貢市中心往西沙,過程中發現以D2模式行車最適合,車輛提速表現爽朗,但每當減速時亦可透過動能回收補充電力。

快速充電站嚴重不足

拍攝完成,電量顯示續航距離下跌至不到100km,不過我並不感到擔心,因為選擇路線的其中一段是馬鞍山往大老山隧道出九龍,當中的一段馬鞍山繞道是長達數公里的下斜位置,完全使用B模式行車,電力便會再次提升,而顯示屏幕的續航距離,最高曾經回復到一百三十多公里,而中午時間交通比較繁忙,在塞塞停停的環境下回到起點的德朗邨,總行車距離為六十四公里,而可續航距離還剩下一百一十三公里,表現屬相當理想。

測試後,對於Volkswagen e-Golf的表現是十分滿意,車輛的操控及行車感覺完全與一般汽油私家車無異,而最高一百九十公里的續航距離,以個人來說亦足以應付日常使用,假若上班位置、中午外出用膳甚至晚上到商場購物,所停泊的停車場同樣設有充電設施,更可安心安排連續跨區的行程。純電動車能源潔淨環保,售價已達合理水平理應能夠普及,惟政府多年來表態支持推動電動車,但充電站數目仍然略感不足,特別是快速充電站,更是少得有點過分。

純電動車歐日兩地採用不同制式、日本快速充電使用「CHAdeMO」而歐洲採用「CCS」,目前只有德朗邨提供歐洲制式快速充電站,其實要令駕駛者轉駕純電動車,令人感覺方便安心會是一個誘因,雖然未必需要好像油站一樣分布各區,但總要有合適的比例才可。

規格表

車身尺碼(長×闊×高) :4,364mm×1,799mm×1,457mm

軸距 :2,631mm

車重 :1,585kg

座椅數目 :5

動力系統 :交流電動馬達

最大馬力 :115ps/3,000-12,000rpm

最大扭力 :270Nm/0-3,000rpm

傳動系統 :EQ270單速波箱

驅動系統 :前輪驅動

電池續航力 :190km

平均能源消耗 :12.7kWh/100km(約每百公里港幣$13.7)

0-100km/h :10.4秒

售價 :$369,880

查詢 :Volkswagen Hong Kong

電話 :3698 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