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火新聞線
每個人的心中,都住了天使和魔鬼。面對是非黑白,往往腦交戰,有時會被魔鬼控制思想,行差踏錯,幸好通常是聽到天使的聲音,導人向善,臨崖勒馬,回頭是岸。
上星期,娛樂組的手足連日追蹤吳綺莉兩母女的生活動態,其中一天,同事匯報影到一張吳綺莉女兒「小龍女」,手拿一罐啤酒的照片(下圖)。

嘩!點解嘅?點解會咁嘅?小龍女只有十五歲半,未成年喎!點解會飲酒嘅?點解有人夠膽違法賣酒畀佢嘅?點解吳綺莉無睇實個女嘅?點解嘅?
手執這一張照片,作為傳媒,一定會如獲至寶,腦海中已經泛起一些必定賣書的標題,例如「吳綺莉虐打陰霾折磨,未成年小龍女借酒澆愁」,夠晒煽情吧!又可以勾起讀者的同情心,對小龍女憐惜有加。
如果落入某些去到盡的行家手裏,標題甚至會更為嘩眾取寵,例如「吳綺莉管教無方,十五歲小龍女劈酒度日斷正」,如此字眼渲染,加上「有圖有真相」,對銷量肯定有莫大幫助。
不過,我看完這張照片後,問同事的第一個問題是:「有無見到佢飲呢罐啤酒?抑或佢只係幫阿媽買o架?」
了解過後,反令我對小龍女更為欣賞。
原來小龍女在行往士多購物時,見到石壆上有一個棄掉的啤酒罐,她瞄了兩眼,便繼續直行。不一會,她特意俯身拾起那個啤酒罐,再走了廿多步,放進路旁的垃圾桶,盡顯其公德心,也足見吳綺莉教女有方。
如果傳媒為求銷量不擇手段,絕對可以不刊登上述畫面,神不知鬼不覺,只集中描繪她心事重重,借酒解憂,「老屈」她未成年劈酒,在「圖文並茂」之下,小龍女自然百辭莫辯,讀者也許會認為她「解釋即係掩飾」,口痕友自然踩多兩腳,狂插吳綺莉「都唔知點教女」,又會借題發揮鬧爆成龍「最衰都係佢」!
傳媒手中的一支筆,如刀如劍,可輕易殺人於無形。如果掌握得宜,也可把新聞雕琢成觸動人心的浮世繪。
在競爭激烈的傳媒行業中,游走在道德與銷量之間,人人都有一把尺,亦正亦邪,我選擇把尺交在天使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