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種生活態度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老師。
除了教導他們一切求生技能之外,如何善待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課題,學懂了這些道理,你未必會賺得更多錢,未必會成為很成功的人物。但肯定一點,你一定會活得比別人快樂和充實。

以下,就是五個可以和孩子好好分享的一些人生真諦。
1.生命是無數的實驗組成
人的一生,由無數不同的實驗交錯而成。而每一次實驗,都會有兩個可能出現的結果,成功或失敗,我們不能為了害怕失敗,而拒絕開始,我們只能吸取失敗的經驗,去準備下一次實驗,並盡最大的努力去使它成功。
原地踏步,或盡量跟隨以往軌迹,雖然可以減少失敗的機會,但也會使你的心智永遠鎖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有如井底中的青蛙。
2.快樂永遠比財富重要
當所有身邊的人,都以追尋財富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時,請讓他們清楚明白,快樂永遠來得比財富重要。
約翰連儂說:「當我五歲時,媽媽告訴我快樂是人生的鎖匙,我上學時,要作一篇關於長大後想做甚麼的文,我在紙上寫:『快樂』,老師說我不明白這題目,而我就對他說:『你不明白人生!』」
3.看人要看內心
很多人交朋結友,首先看的都是人家的外在。
他穿甚麼衣服?他住甚麼地方?他做甚麼工作?他有樓嗎?他有車嗎?他是老闆?還是一個小職員?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他是個甚麼樣的人嗎?例如:他對朋友好嗎?對家人好嗎?對同事好嗎?當人家有困難時,他會伸出援手嗎?當別人不經意犯了過錯時,他會原諒嗎?當人家表現得比他好時,他會好好檢討自己,而不是酸溜溜地去批評別人嗎?
朋友,不是首飾,外表漂亮是沒用的。
選擇和誰人做朋友,看他的內心才最重要。
4.人和人以外的生命均要平等對待
人,不分年紀、國籍、性別,以至一切,均應該受到平等對待。
人以外的生命,由一隻小蝸牛,到一隻大獅子,也是平等。
我們不應因為對方的大小強弱而決定我們的態度。對老者,我們不冷漠;對弱者,我們不欺負;你不會胡亂踢一頭獅子,所以也不應胡亂踏死一隻路邊的蝸牛,因為牠們都擁有一樣的生存權利。
5.永遠愛你的生命
無論生命中遇上多少失意、傷心、痛楚,甚至絕望,都不要停止愛你的生命,就如兩個相愛的人,對彼此的缺點也會給予最溫柔的包容。
假如你愛你的生命,你也會同時愛上生命帶來的種種磨練,甚至會視之為寶貴的體驗。
人生短促,好好品嘗,才是父母應教孩子的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