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大英Blog物館 2015 年 01 月 07 日

黃國英

股壇名嘴,放棄高薪厚職,自立門戶幫客揸鑊鏟搵真銀,信念是「錢可以輸,信心不可輸」。

事前準備充足 勝過臨場打天才波

交易員教練Brett Steenbarger認為,成功交易員有一元素常被忽視,就是不在交易時,他們的生產力反而最高。據Steenbarger所講,他發覺成功的交易員,花在研究和尋找最佳交易的時間,遠比實際落場買賣、監察持倉為長。也就是說,勝算在未進場前,已由所做的功課大致確定,而不是單靠臨場打回來。

事實上,其他專業也有類似情況。例如曾有一個實驗,是讓一群畫家觀察二十七項物品,然後要求他們將物品排列,並繪畫自己喜歡的組合,畫作限於一小時內完成。一眾畫家的做法,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畫家很快便認定自己要畫甚麼,然後便用足一小時,去畫同一幅作品。另一類畫家則剛好相反,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選擇物品、研究不同的擺位、排列,每次僅輕輕掃描幾筆,若未滿意,就再執位重作。最後定案的作品,第二類畫家中有很多人只用數分鐘來完成。但當藝評家對畫作評分,第二類畫家所獲的評價遠高於第一類,而且在隨後五年的跟蹤研究中,第二類畫家的成就,也是平均高於前者。

一一年中國的煤炭需求急升,但原來貨船卻是供過於求,如果事先做足準備,才知道是造淡航運股的好時機。

成功的畫家花時間想清楚該畫甚麼,多於實際動筆;成功的交易員則盡量花時間搞清楚交易的對象和方向,而非只求盡快開倉,然後管理倉位。有一個不錯的例子,來自金融海嘯時狂沽次按,而在「大賣空」一書出盡風頭的Jamie Mai。

話說於二○一一年,Jamie Mai有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使用國,兼且由淨出口轉為淨入口,而量方面亦持續上升,當然希望可乘這個趨勢大賺一筆。他腦裏的第一個念頭,是最大路的乾散貨船。而且初步一看,一大堆船運股的估值低廉,看來是不錯的買入對象。但如果他急急腳大手入貨,便會鑄成大錯。

Jamie Mai本身有私募基金背景,所以在發掘交易對象時,研究工作會做得比較細緻。這個「筍到嘔」的機會,難免引起他的疑心。經他深入了解後,發現前幾年的商品熱潮,推高了運費,吸引航運公司大力訂購新船。數年下來,容量的供應以年均兩成的速度增加,到了一個地步,即使對中國的需求最樂觀的估計成真,仍然供應過剩,換言之,航運股當時雖然便宜,卻是平得有理,甚至是未夠平。Jamie Mai隨之調轉槍頭,非但決定不再造好,反而買入價外認沽期權來造淡,成為該年度最有信心的淡倉。最終當然大獲其利,不少航運股今時今日還未回到當時的水平。

兵法有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就算不用基本分析,作為交易依據,其他種類的交易方法,同樣是準備的時間,比操作的時間重要。日本將棋七冠王羽生善治講過一個比喻:廚師成功的關鍵,遠在落手煮前已經決定,因為要預先思考菜式,並訂購材料。這個道理,似乎超越行業的界線,四處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