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一葉一杏林 2014 年 10 月 13 日

梁栢賢

梁栢賢醫生,人稱「PY」,二○一○年起出掌醫管局行政總裁,現時統領近七萬員工。曾在衛生署及食環署打拼,主力防控傳染疾病、食物衛生政策、公共衛生緊急應變。○三年「沙士」後一手創立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並成為首任總監。作為一個公職管理人,PY也有其感性一面,並樂意與讀者分享。

萬呎高空上的「第一次」

身為爸爸,女兒開學絕對是件大事。早前陪女兒到美國開學,想不到也遇到了我人生其中一個「第一次」。話說送完女兒開學後,回程機紐約飛香港要十多小時,心想女兒的事安排好心情放鬆了,戴着耳塞放鬆一下,就在睡眼惺忪之際,身旁的太太跟我說,空姐透過機艙廣播指有乘客感到不適,徵求醫生協助提供治療。

當時我想了一想,轉至公共醫療行政工作多年,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在前線做過臨牀治療工作。但身為醫生哪有不救人之理,於是我即時舉手並盤算如何處理。空姐接着跟我說不適的病人在我後面,順手把一個聽筒交給我,聽筒不重但責任卻如千斤。面對「第一次」空中救人,只是由座位行到病人那裏的一段小距離,我的心情緊張,腦中不斷盤算着很多事情,當然希望可以盡力幫到病人,但亦同時想到過往曾經有醫生在空中救人,事後被追討等責任的問題。但最後決定甚麼都不想,腦人只出現四個字︰「救人要緊!」

我在前線時也做過急症室,也做過門診,亦在夜間診所應診達十年,猶幸當年的實戰經驗及基本功並沒有荒廢。病人向我說心口非常不舒服,我先問診,了解他有沒有發燒,再幫他量血壓脈搏,經過初步診斷後情況不是太差,徵狀是由腹瀉、水分不足及精神緊張引起。空姐為他安排開水及朱古力,最終那位先生在落機時已沒有大礙。

當醫生,便要有心理準備要在任何情況下救人,可能是在飛機上,也可能是在車來車往的高速公路、又或者是馬拉松比賽中途,身為醫生必須挺身而出,責無旁貸。另外,據有經驗的醫生分享,飛機上的醫生如遇上較為複雜的個案,可以透過無線電與地面的醫護人員聯絡,為機上急救的醫生提供即時的專業支援。

與身邊朋友及同事提起此事,原來身邊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大家分享時都一致認同,剛入行的醫生必須要將基本功做好,將來無論你是哪一科的醫生也會派上用場。過去曾經發生醫生在飛機為病人進行急救後反被追討法律責任的個案,有同事認為,在作出決定前必須有心理準備並衡量相關風險,當然,我仍然堅持作為醫生絕對不能見死不救,因為這是醫生的天職。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