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書寫人生 2014 年 10 月 10 日

蔡子強

時事評論員。寫了半生政治評論,自從某一個晚上開始,忽然領悟到人生應該還有一片更大的天空。

反戰的一代名將:山本五十六

「國防是要提供與國力相應的武力,……另一方面使用外交手段避免戰爭,這才是國防的本質。」

二戰日本聯合艦隊司令 山本五十六。

不知道是否因為明年是日本戰敗七十周年,是時候對戰爭作出反思,今年連續有幾套與二次大戰有關的日本電影上演,先有文藝片《東京小屋》,之後有戰爭片《永遠的0》,近日則有另一套戰爭及名人傳記電影《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戰時聯合艦隊的司令官,但這樣的一位軍人,卻原來是強烈反對開戰的﹗更曾經因此而成為好戰的國內右翼軍人之刺殺目標﹗

為何山本五十六會強烈反對開戰?

原因是他頭腦一向十分冷靜,知道日、美兩國工業實力上存在巨大差距,於是一旦戰爭曠日持久,對手的巨大工業生產力一定會完全壓倒其祖國,源源不絕的生產出更多武器和軍需品,讓日本根本無法匹敵。

所以山本五十六曾經在開戰前說過,他能夠保證聯合艦隊在開戰後的頭一年,雄霸海上,但一年之後,他卻不敢說。不錯,日本確是在開戰之初嘗到甜頭,橫掃東南亞,讓英、美兩國節節敗退,但這卻只是曇花一現。

更何況,當時其實還有一大隱憂,那就是雖然日軍成功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但卻沒有獵殺到對方六艘大型空母當中的任何一艘,留下無窮後患。在《永遠的0》和《山本五十六》兩片中,都有男主角為此憂心忡忡的一幕。

我家書櫃內有一本書,那是日本戰時海軍隨軍記者伊藤正德,在戰後撰寫的《聯合艦隊的覆滅:揭開日本戰敗之謎》(中文版,劉宏多譯,台北:風雲時出版社)一書。書中認為,日本之所以戰敗,主要在於兩國戰時建造和補充艦隻能力上的差別:

稍為熟悉軍事史的人都知道,由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海戰的主角已經由戰列艦轉為航空母艦,日本重達七萬噸的「神級」巨艦大和以及武藏,不錯外貌恍如海上霸王,但在整場戰爭中,卻恍如廢物,從未立過任何戰功,同級戰艦的第三艘信濃,更在戰爭後期被改建成空母。太平洋戰爭如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島、馬利安納等海戰,主角一直是空母,直至最後的雷伊泰灣海戰,日本的戰列艦才悄悄進場,但卻被美方的軍機打得落花流水。

如果空母是太平洋戰爭的主角,從附表中可見,美、日戰時造艦能力的差距是如何懸殊。日本差不多注定沒有反勝機會。隨着戰爭拖延下去,日軍劣勢只會愈發明顯。事實上,以戰爭後期決定性的馬利安納海戰為例,當時日軍投入的兵力只有美軍約三分之一。

日本的聯合艦隊是否由始至終完全沒有勝機?那倒還有一個,就是如山本五十六所算,在開戰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摧毀美國海軍的主力,尤其是對方六艘大型空母,攻陷英、美的大型海軍基地,讓美國喪失戰鬥意志,被迫接受議和。

事實上,在戰爭初期,日本也是擁有六艘大型空母,與美國平分秋色。在首回合珊瑚海的空母對決中,雖然日方參戰的翔鶴和瑞鶴均受重創,但美方參戰的列克星敦和約克鎮亦一沉一傷,於是到了次回合中途島的空母對決中,日方還有加賀、赤誠、飛龍、蒼龍四艘,而對手卻只能派出大黃蜂、企業號,以及搶修後恢復的約克鎮,共三艘,日方依然佔有優勢。

但結果卻陰差陽錯,因為山本五十六犯上分兵中途島和阿留申群島兩路的戰術錯誤、日方不知美方已破譯己方密碼、日方輕敵大意偵察失誤、空母艦隊指揮官南雲忠一臨場調動失當等原因,結果日本四艘空母全軍覆沒,而美方卻只損失約克鎮一艘,從此,雙方形勢開始扭轉,日本閃電壓倒對手的如意算盤再也打不響,一旦成了持久戰,山本五十六的夢魘終於成真。

二○○八年,被塵封了近七十年之後,山本五十六的親筆日誌終於被發現,《山本五十六》一片,便是以此為藍本來拍攝,當中披露了這位傳奇司令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尤其是他矛盾的心路歷程:一方面,他反戰,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軍人,當國家決定開戰後,卻只能盡力把仗打好,亦因此迷惘、飽受煎熬,以至悔恨。

雖然今天神州大地反日情緒高漲,紛紛聲討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但在日本這個尚有點民主自由的地方,卻仍舊可拍出如此一套反戰電影。它值得我們一看,因為它提醒了我們,當年日本那些頭腦發熱的政府和軍中的鷹派,以至百姓小民,是如何高估了自己國家,低估了戰爭,甚至媒體也只會報喜不報憂,推波助瀾,結果齊齊把國家推入戰爭的苦難深淵,這豈不是今天總是以為自己已經「大國崛起」,狂言不惜一戰,以教訓美、日的強國憤青,應引以為鑑的嗎?

這裏也藉着這個機會為另一套電影《永遠的0》平反,不知是否因為片名,以及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有看過該片,於是便盲目因着片名便批評這是推崇日本「零式」戰機,為日本軍國主義張目的電影。其實,雖然兩者都是說「零式」戰機,我覺得《永遠的0》,比起宮崎駿的《風起了》這套「大師之作」,對戰爭有着更深刻的反省。

《永遠的0》講的是,當年日本的軍國主義者,是如何利用狂熱民族主義和群眾壓力,而把一個又一個年輕軍人逼上當「神風特攻隊」的不歸路,擔當以飛機撞向敵艦的瘋狂自殺式任務。男主角這個技術出眾的軍中傳奇機師,寧願背上被同僚稱為膽小鬼之恥辱,為此蒙羞,都要逃避這個命運,以及保護自己學生盡量避免讓他們無辜犧牲,為的是,我們每個人,不單要向國家負責,也要向太太子女家人負責。

這豈不也是對今天,那些狂言中美、中日必有一戰的強國憤青,一記暮鼓晨鐘?

美、日戰時造艦能力

美國 日本

航空母艦 26艘 7艘

護衛用輕航空母艦 110艘 7艘

戰列艦 8艘 2艘

重型巡洋艦 15艘 0艘

輕型巡洋艦 32艘 6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