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名牌故事 2009 年 09 月 22 日

Tiffany 藍盒中的瑰寶

一九六一年,柯德莉夏萍主演的《珠光寶氣》(Breakfast at Tiffany's), 開場時女主角在紐約第五大街上咬着餅點凝視着Tiffany櫥窗內珠寶的經典一幕, 說明了時代女性對Tiffany珠寶的熱愛程度及在其心中的地位。

到底這家在一百七十多年前,由兩名年輕小夥子以一千美元創立, 用藍色盒子加白色絲帶包裝着銀器、貴價珠寶、家品的美國品牌,如何成為女士心中的瑰寶?

柯德莉夏萍於《珠光寶氣》一片中,佩戴著名珠寶設計大師Jean Schlumberger以「Tiffany Diamond」為主石製成的鑽石頸鏈。

這套Tiffany珍珠頸鏈及胸針,與林肯總統在1861年贈予妻子,並在總統就典禮上所佩戴的類同。

Charles收藏了不少法國貴族的珍寶,當中包括這件由法國Empress Eugénie皇后腰帶所改造的綠寶石配鑽石胸針。

在1905至1940年間,Tiffany的店舖位於紐約第五大道和第37街交界,店內環境非常寬敞,方便選購。

「Tiffany Lock Heart」純銀吊飾,是長賣之作。$1,250

千元創業 謝絕還價創新潮

一八三○年代的紐約是一個發展迅速的城市,人們擁有奢華的品味。在一八三七年,年僅廿五歲的Charles Lewis Tiffany夥同朋友John B. Young向父親借了一千美元,在紐約開設一所文具精品店——Tiffany & Young。他們所銷售的每一件貨品都標明「謝絕還價」,此創舉成為當時全美國的重大新聞。

這文具精品店位處百老匯259號的全新商舖中,顧客很容易便會發現這家店舖內展示着新興的「美國風格」,與歐陸式設計截然不同。Tiffany的創新風格與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帶有豐富裝飾的設計亦是迥然不同——兩位年輕創業家受到大自然的啟發,推出標誌着簡約、和諧、清澈感覺的精緻系列,遂成為Tiffany的設計特徵,這種創新風格讓Tiffany躍居為品味、高雅及精緻脫俗的化身。

一八四八年,Tiffany從逃避法國政局動盪的貴族購入了一批珠寶,貴重寶石在美國首次亮相。該批珠寶奠定Tiffany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珠寶店的地位,也為Tiffany贏得「鑽石之王」(King of Diamonds)的美譽。兩年後,Tiffany更在巴黎開設第一家店舖。

為了加強銀器鑄造,一八五一年Tiffany收購紐約著名銀器匠John C. Moore的工場,開始自行設計首飾和製作銀器的新里程。Tiffany同時成為美國首家使用925/1000純銀標準的公司,此標準後來更成為美國的純銀標準。

一八五三年,Charles Lewis Tiffany取得公司控制權,並將之易名為「Tiffany & Co.」,同時將店舖遷往百老匯大街550號。

Charles Lewis Tiffany在25歲時向父親借錢開店,成就了Tiffany至今172年的驕人歷史。

嶄露頭角 皇室垂青

隨着踏入「鍍金年代」(1865至1901),Tiffany在美國整體國力急速上升的大時代下,業務繼續蓬勃發展。同時,全球的博覽會年代也展開序幕,巴黎、芝加哥、水牛城和聖路易城分別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舉行大型博覽盛會,每個博覽會均取得最高榮譽以及國際性的認同。

於一八六七年舉行的巴黎世界博覽會,Tiffany首次榮獲國際認可,獲頒銀器大獎,同時成為首家奪得海外獎項的美國公司;一八八九年同一博覽會中,Tiffany的展品被譽為「美國珠寶商中最卓越非凡的珠寶系列」。

前所未有的聲譽及殊榮令Tiffany成為歐洲皇室、土耳其奧斯曼皇帝、俄羅斯皇帝及皇后的御用珠寶工匠及皇室珠寶工匠。

早於一八七○年,Tiffany已成為美國顯赫的珠寶及鐘表企業,同時在豪華餐桌、個人及家居飾物方面亦穩佔重要地位。在十九世紀末,Tiffany聘任員工逾千人,分店遍及倫敦、巴黎及日內瓦。一八七八年,Tiffany成功購入於南非金伯利鑽石礦開採的黃色彩鑽,這是全球最大及最完美之一。

這條流蘇頸鏈是Louis Comfort Tiffany現存最早期的作品,曾於1906年在法國藝術家協會作首次展覽。

着重設計 建立品牌形象

一九○二年,公司創辦人Charles Lewis Tiffany逝世,其兒子Louis Comfort Tiffany成為Tiffany首位設計總監,並把其設計室Tiffany Studios所創作的產品,陳列於Tiffany & Co.一整層店舖內。早於一八八二年,他已成為具領導地位的美國設計大師,更獲總統Chester Arthur邀請布置白宮。

品牌創業以來,不少來自美國上流社會顯赫人物都是Tiffany的常客——美國著名建築師Vanderbilts、政商界名人Astors家族、Havemeyers家族、金融猛人J. P. Morgan、作家F. Scott Fitzgerald及慈善家兼收藏家Paul Mellon均有向Tiffany訂製金銀器。影視紅星Lillian Russell的傾慕者為其訂製純銀單車;林肯總統曾訂購一條珍珠頸鏈送給妻子Mary Todd Lincoln;羅斯福總統於一九○四年亦購買Tiffany訂婚戒指。

創立之初,Tiffany便選擇了一種獨特的藍色作為包裝禮盒,早於一九○六年,紐約《太陽報》便報道過:「Tiffany只有一樣東西只送不賣,那就是他們的盒子。」

寶石選配 唯我獨尊

一八七五年《紐約快報》曾描述Tiffany為「Temple of Fancy」,指的是店內由嬰兒手鏈,以至紀念首飾及不同場合的珠寶首飾,應有盡有,當中不乏古典世界、文藝復興時代、印度和遠東等對時尚潮流所帶來的影響。

在一八七○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Tiffany對於選配寶石有着創新的意念,而George Frederick Kunz便是在此時期加入Tiffany。他是美國著名的寶石學家,一種大型的粉紅寶石「坤斯寶石」(Kunzite)便是以他命名,其對於寶石和半寶石方面的認知及鑑賞,為Tiffany帶來莫大的助益。

Tiffany一向喜以大自然作為靈感,如一八八九年巴黎博覽會中轟動一時的搪瓷鑽石蘭花,便是品牌設計大師G. Paulding Farnham的傑作,曾奪得多項金獎。

繼自然風尚的珠寶時代,緊接着便是Art Deco的抽象幾何圖案新紀元,Tiffany亦曾以翠綠及黑色琺瑯作幾何設計,形成大膽而鮮明的色彩對比,並以鑽石和紅寶石配襯松樹、雲彩及山脈圖案,其標誌性產物便有一套化妝用具及一個香煙盒,彰顯了Tiffany於一九三○年代在設計上的卓越水平。

大師加盟 創新高峰

到了二十世紀,Tiffany的設計包含多個時代的精髓:二十年代的奢華風格、三十年代的現代風格,以及四十至五十年代的航空風格。Tiffany的陶瓷餐具進駐白宮,而Tiffany的珠寶首飾更成為全球最迷人女性配襯高雅服裝的精品,例如總統夫人Jacqueline Kennedy、名媛Babe Paley及《Harper's Bazaar》主編Diana Vreeland等,而她們所佩戴的大部分首飾,都是世界知名珠寶巨匠Jean Schlumberger之作。

一直以來,Tiffany與眼光獨到、技巧純熟的設計師合作無間,而Jean Schlumberger(1907至1987)更是二十世紀最舉足輕重的法國設計師之一,他於一九五六年應後來成為總裁的Walter Hoving之邀加盟Tiffany,設計以大自然為題的瑰麗珠寶,將Tiffany的珠寶風潮推向全新高峰。他更曾獲巴黎羅浮宮的裝飾藝術博物館(Musee des Arts Decoratifs)於一九九五年,為其舉行名為「A Diamond in the City」的作品回顧展,以彰顯其藝術成就,成為史上第三位獲此殊榮的珠寶設計師。他曾以著名的「Tiffany Diamond」製成鑲鑽蝴蝶結頸鏈,於電影《珠光寶氣》(Breakfast at Tiffany's)中由柯德莉.夏萍佩戴,成為一時佳話。

法國設計大師Jean Schlumberger所設計的首飾多是色彩繽紛,至今Tiffany仍會按其當年所設計的作品,重新配以不同色彩寶石呈現出來。

結集各家 延續傳奇

踏入新紀元,亦帶出一位新晉設計師,一位以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海姆藝術館(Guggenheim Museum Bilbao)等特色建築而聞名的建築大師Frank Gehry於二○○六年首次推出珠寶首飾系列——The Frank Gehry Collection,獨具創意。每位與Tiffany合作的設計師,均以各自獨有的風格,點綴着Tiffany悠長的歷史。

建築界的大師Frank Gehry,自踏足珠寶界,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設計天份。

Frank Gehry設計如縐紙般的「Torn Paper」18K金手鐲 $107,000及戒指 $21,300。

寶石美鑽 延續璀璨

Tiffany早於一八四五年便推出Tiffany, Young & Ellis產品目錄,這亦是美國第一本的珠寶目錄。封面所採用的知更鳥蛋藍綠色在十九世紀的珠寶首飾界非常流行,後來更用於Tiffany的購物袋和禮盒。這本每年出版的Blue Book,代表着其充滿傳奇風格的設計,薈萃了Tiffany最璀璨瑰麗的珠寶。

全新○九年的Blue Book系列,便重新製作了部分Jean Schlumberger的設計,包括鑲上彩色藍寶石和鑽石的Fleurage手鏈、配襯美麗的「葉子」綠碧璽頸鏈,以及色彩燦爛的Dahlia黃色藍寶石手鏈。

荷李活女星Anne Hathaway及Kate Hudson在出席電影《Bride Wars》首映時一同佩戴上Tiffany的首飾。

影星Nicole Kidman於05年獲取美國棕櫚泉國際影展Chairman's Award後,收到Tiffany送贈的賀禮。

永恆鑽石 訂婚首選

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羅斯福,在哈佛求學時,於日記中曾寫下以下句子:「真是冷得可怕!經過多次檢查和考慮後,終於在Tiffany給E.R.買了一枚戒指。」當時是一九○四年十月七日,E.R.其後成為羅斯福總統夫人。

Tiffany早於一八八六年便已推出著名的「Tiffany® Setting」六爪鑲嵌鑽石法,讓其光芒全面得以反射,時至今天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訂婚鑽戒款式。時隔一百多年,在一九九九年,Tiffany推出Lucida® 訂婚鑽戒,其鑽石切割工藝獲得了專利,鑽石呈四方形,採用混合式琢磨法,與弧形指環及爪托配合得天衣無縫,成為時尚典雅的傑作。

二○○三年,Tiffany Legacy™鑽石訂婚和結婚戒指系列面世,承襲愛德華時代的設計,在專利設計的枕形切割主石四周精心鑲嵌着細鑽,散發復古的華麗風格。而Tiffany Novo則於○七年推出,是按著名的Tiffany Diamond明亮式切割為設計概念,既有突出的主石亦有着細鑽圍繞着指環。無論哪一款,Tiffany的婚戒都是女性夢寐以求的珍品。

Tiffany Novo
訂婚戒指及鑽石圈戒指。

Lucida®及Tiffany® Setting
訂婚戒指。

廣東道玻璃新店

最近廣東道新開設的「1881」購物中心,有許多品牌相繼進駐,Tiffany專賣店於六月中開幕,兩層的店舖面積達三千九百平方呎,除了巨型玻璃大堂,還有裝有白瑪瑙的玻璃陳列櫥窗,於名貴首飾廳內更有一面鋪滿天然貝殼的牆壁,獨特而有貴氣。

為了慶祝新店的開幕,Tiffany設計了限量版純銀Tiffany購物袋造型吊飾,此外,還於紐約訂來一款非常特別的吊飾手鏈,手鏈上配有著名的Tiffany Blue Box®、Tiffany Key及Tiffany 1837™造型的鑽石鉑金吊飾,彰顯着Tiffany的傳統特色。

位於廣東道「1881」的全新Tiffany店,其玻璃外形與路旁的百年榕樹形成強烈的對比。

店舖面積達3,900平方呎,入口為巨型玻璃大堂,內裏陳設十分典雅寬敞。

打開心鎖 全新Tiffany Keys系列

在Tiffany的首飾系列中,「Lock」是一個長青的產品,今年品牌終於為這把鎖找來了鑰匙,按Tiffany古典珍藏寶庫收藏的鑰匙作為靈感,推出全新的Tiffany Keys系列,以純銀、18K黃金、鑽石及白金製成的鑰匙形吊墜,每一款都獨具個性,而且帶有絲絲時尚而復古的韻味。

全新推出的Tiffany Keys系列,有着不同的造型及不同的鑽石配搭。$1,650 - $55,000

Keys系列不只女士可以佩戴,男士一樣十分適合。

名模Lisa S.於全新的Tiffany Keys系列發布會上擔任模特兒。

Tiffany大事年表

1837年

Charles Lewis Tiffany和John B. Young於商店林立的紐約百老匯大街259號開設精品店,名為Tiffany & Young。

1853年

Charles Lewis Tiffany掌控了公司,並將之易名為「Tiffany & Co.」,同時將店遷往百老匯大街550號,店舖正門裝有一個由希臘神話人物Atlas塑像托着的大鐘。

1886年

Tiffany推出著名的六爪鑲嵌法「Tiffany® Setting」,首創用白金六爪為鑽石定位,高高托起,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訂婚鑽戒款式。

1902年

Charles去世後,其子Louis Comfort Tiffany(見圖)成為了Tiffany首位設計總監。他更設立Tiffany藝術珠寶部,製造其設計新穎的珠寶和搪瓷首飾。

1940年

Tiffany總店遷往位於第五大道和第57街的現址,大樓用花崗岩和灰石作外牆,有Art Deco風格,是紐約市首幢擁有中央空調的大廈。

1987年

5月5日,Tiffany & Co.股份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2年

推出Tiffany Mark™腕表系列,以19世紀Tiffany懷舊表作為設計藍本,圖為近年最新款式。

2007年

Tiffany於紐約華爾街37號開設新店,店內裝潢華美,布滿了水晶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