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棄在街角的眼神
熙來攘往的筲箕灣東大街,是一處英雄地,兩旁商舖食肆林立,不消一年半載,總會有一兩間敵不過貴租或生意難捱,而在無聲無息中黯然結業。
有一些故事,就在人來人往的東大街發生,卻在無人瞥見的街角中被湮沒。
這幾年,在明星級食肆「安利魚蛋粉」附近,有一間廢紙回收店。每一天早上,都有不少老婆婆拖着一車車紙皮或舊報章雜誌,前來換取十元八塊,然後喜孜孜地含笑離去。

這小店除了為年邁的長者提供餬口的小恩小惠,也養有一頭唐狗,牠愛在公公婆婆身邊蹓躂,搖搖尾巴,舔舔嘴角,含蓄地跟這些老街坊打招呼。
「嗨!俄羅斯(唐狗的名字,不知道牠的樣貌是否似普京呢?),食咗飯未呀?最近又瘦咗喎!」街坊與狗,也許不常相見,卻又熟悉如相交老伴。
然而,早前有一天,廢紙回收店忽然無聲結業,門口變成一道貼有招租廣告的鐵閘,人去樓空,卻——獨遺下俄羅斯這頭老唐狗。



流浪日子,幸得附近食肆善心,在門外鋪上地氈讓牠睡覺,並提供食物。但一雙乏力的眼神,每天仍緊緊盯着回收店(紅圈),不願離去。
就在這一天起,唐狗俄羅斯便終日徘徊在東大街,呆呆的望着回收店大門,搖着無力的尾巴,悲鳴吠叫兩聲,當然得不到任何回應。流浪日子,往日是誰,領會心中疲累。
就在這一天起,俄羅斯以幕天席地為家,偶爾睡在貨車的車輪下,或在後巷流連度日,但牠的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長居多年的回收店方向。
毛已甩掉不少,手腳有多處潰爛,嘴角也再找不到笑意,被遺棄的小生命,還可以撐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