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東觀點 2014 年 06 月 17 日

《白皮書》亮底線 佔中鬥硬輸梗

國務院醞釀一年發表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引來社會頗大迴響,中央明確提出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泛民質疑「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變,借勢鼓吹市民參與六.二二佔中投票及七一遊行。不過,今次中央亮出強硬底牌,提醒港人不要以為公投或佔中可以逼中央改變立場,激進派再不理政治現實鬥硬搞抗爭,只會一拍兩散,最終輸的是市民失掉普選。

自九七回歸後,國務院首次就香港問題發表白皮書,內容分五章,洋洋二萬三千字,更繙譯成七國語言,換言之受眾不只限港人,而是全世界。中央相當重視香港現時的情況,皆因早有意見認為,《基本法》在港執行上有些「走樣」,某些人更根據自己的政治需要和利益去解釋《基本法》。今次中央完整及有系統地作出權威性解讀,釐清了一些誤解,亦對中央依法治港十分重要。

白皮書表明中央對本港有「全面管治權」,高度自治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不存在「剩餘權力」;而「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有人藉此大造文章,質疑中央大幅收緊對香港的管治,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司法獨立」有所動搖。

國務院醞釀一年發表的《白皮書》,明確提出中央對「一國兩制」、本港政改等立場,若泛民繼續硬鬥硬,政改有機會原地踏步,輸的是渴望一人一票選特首的廣大市民。

實情是白皮書所講的大都是十多年來,中央官員或熟悉《基本法》人士重複的論點,不過中央把這些論點一次過整合,向少數對《基本法》理解片面的人再說一遍。好像「香港高度自治來自中央政府授權、不存在所謂的剩餘權力問題」之說,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七年來港出席座談會時已講過;同年,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港,亦說過「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兩者不能相互割裂或對立」。二人當日的意思,跟今天白皮書所寫的有何分別?

有人或認為中央的側重點變了,例如多強調「一國」、「主權」,少談「兩制」、「自治」,但再細看白皮書,當中無加大中央權力,港府的權限亦沒被削,因此中央收緊對港管治之說並不成立。

白皮書另一深層意義,乃中央白紙黑字許下「香港有雙普選」的莊重承諾,重申「中央政府真誠地支持香港的民主政制向前發展」,多次提到要依《基本法》辦事。中央在政改問題上企硬,泛民爭取的公民提名有違《基本法》,自然機會渺茫;至於提名委員會的組成,白皮書一再強調要「均衡參與」,可見調整空間不會很大。

中央在政改上難讓步,勢必與泛民硬碰硬,但即使佔中公投人數大增,或七一更多人上街,可以預期北京政府都不會改變立場,那麼佔中最根本的目的已經失去,假如某些人繼續以激進行動取代談判,港府及中央惟有依法辦事。若佔中以和平開始,過程中被激進派騎劫,變成好像反對新界東北發展的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般以暴力收場,相信警方會嚴厲執法,佔中最終會走向失敗。

港人是時候認清政治現實,回歸理性務實商議政改。根據「香港政改民意關注組」的民調結果顯示,過半數受訪者稱即使不滿意提名程序,也接受二○一七年先普選特首。中央如今講清楚底線,泛民應拿出誠意跟北京對話,為市民爭取更大的普選空間,總好過堅持抗爭,最終卻「得個桔」,到時政制發展原地踏步,他們承擔得起這歷史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