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會臨近 吼實推動民企消息
中國人大與政協會議近了,過去許多年,兩會會議前,股市往往有一陣炒作,炒兩會提出的一些有利於股市的政策。
去年年底中共三中全會後,通過一份「決定」,如何落實這些「決定」?兩會期間會不會有甚麼宣布。
中共三中全會的「決定」中,以推動民企,讓市場內分配經濟資源是最重要的兩大重點,推動民企意味着部分由國企壟斷的企業可能放寬,讓民間企業加入,讓市場來分配經濟資源表示中央政府會放寬價格管制,讓市場來決定價格。
從這個角度來看,就算兩會期間沒有有關的政策推出,相信也不必多久,有關的政策一定會推出。

兩會前夕,中石化率先進行改革,讓民企最多入股下游業務三成股權。
中石化率先得益
上星期,中石化(386)已率先宣布將會把下游的業務開放,讓民企加入,暫定上限是30%的股權,這意味着將來會進一步放寬,讓民企加入中石化的下游業務,所謂下游業務即開設汽油站,賣石油提煉後的產品,長遠的將來,可能煉油工作也可以讓民企加入。
讓民企加入下游的汽油及石油產品的銷售,對下游銷售的業務一定會有極大的好處。畢竟,中石化是老大國營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有限,民企老闆為了賺更多錢,一定會更落力。因此,中石化在下游業務中讓出部分股權來推動整體業務是正確的,這難怪消息公布那一天,股價急升,第二天稍為回吐,但我相信前景依然亮麗。
開放壟斷性國企
除了開放下游業務之外,我相信中石化還有受惠於中央政府對汽油的管制放鬆,如果中央政府要推動市場經濟,必定得減少干預市場價格,過去許多年,中石化的煉油業務經常因為中央政府控制汽油價而出現虧損,控制價格也導致供給減少即總銷售量減少,減少干預的結果不但可以提高銷售價格,更可以推高銷售量。
看來,三中全會通過的上述決定,中石化將是得利的先驅,與中石化同類型的中石油(0857)也同樣會得益,中石油因為涉及政治上的權力鬥爭,目前股價表現不佳,正是趁低吸納的機會,長遠而言,政治上的鬥爭會結束,中石油會換上全新的領導班子。
如果壟斷性的國企要開放,估計電訊業、鐵路業、銀行業也會開放,航空業已開放,將來會更加開放。
國企開放,可以是如中石化那樣為自己加添生意,也可能是製造競爭對手,因此也不能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