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讀「微調」國策

中央今年要「保八」,就要保內部消費,消費需由樓、股上升產生的財富效應支撐,因此,人民銀行的「微調」政策只是放慢貸款的增速,而不是收縮貸款。
恒指上破二萬點之後,反覆得很厲害,是升是跌,毫無方向可言。一方面愈來愈多人相信牛市已經來臨,先後入市,不但相信牛市來臨,也相信經濟會很快復甦,因此一些發盈警的股股價依然上升,勝獅貨櫃(716)便是最佳例子。三個星期前,我在本欄推介的中遠洋(1919)與東方海外(316)是另一個例子,東方海外於八月七日公布中期業績,盈轉虧,當日股價是挫了挫,但是,仍遠遠比三個星期前我推介時高許多,這是從好的一面來看。
但是,「保八」目標愈近,市場也開始擔心「保八」成功後,中央政策會不會轉過來再進行宏觀調控,會不會收緊銀根?上星期人民銀行公開說下半年會進行「微調」,社會科學院更發表專文建議開始收緊銀根,建設銀行(939)也說下半年新增銀行貸款會遠遠少於上半年,上半年該行新增貸款約七千億人民幣,下半年估計僅二千億人民幣。
不會打擊樓股
現在,我們該如何解讀人民銀行的「微調」呢?「微調」會調些甚麼?
兩個星期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設法解讀中央政府最新政策的十二字真言的前面六個字,那就是「保增長,調結構」。
從這六個字來看,「微調」一定不會阻止中央保增長的決心,就算「保八」成功,中央也不會全面性的一刀切收緊銀根,因為「保八」基本上就是靠中央放鬆銀根及調整經濟結構才可能成功,如果一達到「保八」的目標就馬上收緊銀根,很快的「保八」目標就會再度失敗。調整經濟結構更是長期性的,是要以內部需求來取代出口的依賴,因此絕不會打擊內部消費。
要保內部消費,股市上升、樓市上升所產生的財富效應是有效的,因此中央也不會出手打擊股市與樓市。
人民銀行的微調只是將上半年的快速,加快的貸款放慢一些,但是仍然是會增加貸款,而不是收縮貸款,建設銀行已經說下半年仍有二千億新增貸款的預算。
每次調整皆可買貨
二千億的新增貸款會借給誰?基建企業已經不需要新增貸款,因為他們已經在年初取得所需的貸款,下半年不需要增加貸款。上半年的新增貸款中,基建項目佔了相當比例,如果基建不必再借新的貸款,實際上各行各業在下半年所能得到的新舊貸款都不會少。
唯一會減少的該是一些違規貸款,用來炒樓炒股的貸款會大幅度減少,中央會查得嚴一些,這對A股、對樓市有一定的冷卻作用,但不會導致轉勢由牛變熊,因為股市樓市所產生的財富效應是刺激內部消費的重要力量。
因此,中長線而言,每一個調整,仍然是一個買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