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格平回報高 工商樓當住宅 違規物業大踢爆
位於荃灣的工廈樓花DAN6,六月底推出發售,竟能吸引大批投資者搶購,不足半月已售出八成單位。銷情火熱的原因,說穿了是樓盤標榜單位面積細,二百餘萬元有交易,戶戶有分體式冷氣、獨立洗手間及熱水爐等設施,兼且二十四小時運作有關,明眼人一睇便意會到物業可被當作工業以外的用途。
有地產經紀在推售該盤時,更明目張膽表示:「項目雖然是工廈,但法律無限制使用者不能在單位內過夜,買家日後將物業出租,只要列明單位是工業用途,租客最終是否違規當住宅使用,亦與業主無關。」其實若一旦查明是違規,業主會被起訴。
住宅供應不足導致售價高企,回報長期偏低,導致有投資者為賺取較高回報及較大升值潛力,不惜鋌而走險,將工廈或商廈單位充作住宅出租。

位處大角咀工廠區的SOLO,雖然是工廈物業,但因鄰近旺角,吸引不少人租用當住宅居住。
投資者明知買工廈或商廈當住宅出租是違法行為,單位分分鐘有被釘契的風險仍願意搶購,最大誘因除入場費較住宅低,回報較高外,政府巡查不嚴,令到投資者敢抱「偷雞」心態入市。一名從事工廠物業買賣十多年的資深地產經紀直言:「要證明單位違規當住宅使用,確實有一定難度。」
環顧每個工業區,差不多都有一至兩座新式工廈,甚或是商廈,出現違規以住宅形式使用的情況,最為人熟知的是屯門貨倉萬能閣、田灣商廈匯賢大廈、葵涌維京科技商業中心及大角咀新式工廈SOLO等。

本刊記者發現,有大角咀代理在櫥窗上標明SOLO靚裝即住,兼列明實用面積,完全當住宅來推廣。
SOLO廠廈變住宅
在○九年推售時,以活化工廈新典範自居的大角咀工廈SOLO,發展商形容物業是「全新西九龍自主空間」(Modern Loft Living),為物業提供獨立冷氣、備有熱水爐的沐浴間,甚至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確實與住宅沒有太大分別。當日地政總署及消費者委員會都對物業會否被違規用作住宅感到關注。兩年後SOLO入伙,結果有八九成單位最終都變成住宅用途,違規情況嚴重。
曾租用SOLO單位作自己畫室的租客朱先生直言,「確實有人長住,同層的幾個單位全部都當住宅用,有時我亦會在此睡眠。
「不過這裏租金實在太貴,去年租用單位,月租只是八千,現時的租金已差不多一萬元,對於工廈來說,租金真不便宜,當作畫室是難以負擔。」朱生不諱言,SOLO租金太貴,只好轉租新蒲崗工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