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09 年 07 月 30 日

聚焦超聲波 滅腺肌症

做女人真不容易,從十五歲至四十五歲的生育期內,要提防多種病症來襲。單是肩負生育重責的子宮,便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及「腺肌症」三大惡魔,當中的「腺肌症」最棘手,因為它侵入子宮肌肉層,魔爪伸延範圍沒有明顯界線,不但較難診斷,進行手術切除更是難度一百分!

所以,最近醫學界就研究以「聚焦超聲波」治療腺肌症。三十八歲的呂女士,是第一名以新法治療的腺肌症患者。

阮邦武醫生說,腺肌症是指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內層。

十年前患過子宮內膜異位,做過朱古力瘤切除手術的呂女士說:「手術後一直有跟進,最近這幾年發覺不妥,見婦科醫生檢查,發現子宮生了腺肌瘤。醫生說,這是朱古力瘤的後遺症。」

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來生長在子宮腔的內膜,生長在錯誤的位置,如生長在卵巢表面,久而久之形成囊腫,由於囊腫含有深竭色糊狀液體,像朱古力,故又稱為朱古力瘤。正常子宮內膜會在月經周期脫落,從陰道排出,但「異位」的子宮內膜由於黏附在子宮外,來經時無法排走,形成黏連和結節,兼會引起異常經痛,故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呂小姐說這是朱古力瘤的後遺症,是否正確?

內膜蝕入子宮肌肉層

婦女如持續有異常經痛,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或腺肌症。

養和醫院婦產專科阮邦武醫生說,「兩者都是子宮內膜生錯位形成,內膜侵入子宮肌肉層,形成腺肌症(Adenomyosis)。一般子宮內膜異位生在子宮外,例如在卵巢、盆腔膜腹。昔日為了分辨兩種內膜異位,侵入肌肉層的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interna),亦即是腺肌症,在子宮外面就稱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externa)。」

雖然兩者相似,但阮醫生說在研究上仍未百分百清楚是否屬同類,因為兩者的病變情況,及哪些人較易患有,並不相同。

阮邦武醫生解釋,腺肌症分兩種,一種屬擴散性,即整個子宮周圍都有;另一種集中在一個位置,像一個瘤,故有人稱為腺肌瘤(Adenomyoma)。

它和常見的子宮肌瘤,又有甚麼不同呢?「子宮肌瘤是子宮肌肉細胞不正常生長而形成一個瘤,屬於肌肉組織;腺肌症是子宮內膜侵入子宮宮壁內,是一些不正常的腺體。」

昔日誤當子宮肌瘤

阮醫生說,腺肌症是婦女常見病症,估計有一成女士患有,過去未廣為人知,因為診斷上有困難,舊式醫學掃描技術影像不清晰,超聲波檢查發現子宮脹大,以為是子宮肌瘤,到割除子宮進行化驗後,才發現是腺肌症。

「過去婦科醫生從切除的子宮標本,發現有30%患有腺肌症。」阮醫生說。

腺肌症患者,多是生育過的女性,或子宮曾經做過手術,如人工流產、刮宮、發炎,都有較高機會令內膜侵蝕入肌肉層形成腺肌症。

在醫學掃描技術改良下,今日較容易診斷出腺肌症。阮醫生說,腺肌症會令子宮球狀般脹大,在超聲波影像中會發現前壁或後壁變厚,按壓下腹檢查時會發現子宮較平滑;而子宮肌瘤由於是一個個瘤狀,形狀會不規則,故按壓檢查時會發現子宮脹大的情況亦屬不規則。

加上近年使用陰道超聲波,亦令醫生更易檢視病變,如果仍然未能確定,可進行磁力共振掃描。

邊界模糊 切除困難

由磁力共振引導的聚焦超聲波,屬無創治療,聚焦在一點的超聲波可直接射入不正常組織,將其消滅。

患有腺肌症,是否一定要進行切除手術?阮醫生說,未生育過的婦女想保留子宮的,可進行局部子宮切除,但效果不一定理想。「腺肌症侵入肌肉層,兩者合二為一,理論上我們無法從肌肉層抽走內膜組織,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將受影響範圍切走,但由於周界不清晰,我們無法將所有腺肌組織切除。就算將蝕入肌肉的內膜組織連同肌肉切走,縫補子宮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進行局部子宮切除手術後的婦女,日後懷孕有多大影響屬未知之數,懷孕時子宮可能有破裂機會。「加上並非完全切除所有腺肌組織,症狀可能紓緩一段時間,之後內膜慢慢又生長出來,症狀又回復。」

如果患者侵入的內膜屬擴散性,亦無法以局部切除子宮解決問題。阮醫生說最徹底的解決方法,是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

考慮到有不少婦女想保留子宮,故阮醫生正進行無創療法研究,利用聚焦超聲波將腺肌組織消滅,以達到改善症狀目的。

a. 進行治療前,先用磁力共振定位。

b. 治療前,子宮有一個10厘米長的腺肌瘤。

c. 治療後的磁力共振圖,腺肌組織已枯萎。

子宮脹大 似有身孕

「過往聚焦超聲波用於治療子宮肌瘤,用於腺肌症屬研究階段,外國有一份報告發表過,治療後患者病徵有改善,但只跟進了六個月,長遠效果未知。故我們召集一班患有腺肌症女士進行治療,並跟進最少一年看治療成效。」阮醫生說。

該項研究有三個目的,一是探討改善症狀程度;二是腺肌組織縮減程度;三是會否復發。另外治療會否影響日後懷孕屬未知之數,故只為一些沒有打算再生育的患病婦女進行是項治療。

已婚的呂女士沒計劃生育下一代,樂意接受這一項新治療。事實上,呂女士在腺肌症影響下,近數年一直忍受經血量多及嚴重經痛之苦。「為了這個腺肌症,我前後見了三位醫生,希望找到解決方法。在未見阮醫生前,我都有心理準確可能要做手術,想不到有無創治療的新方法,既然可以不用開刀,我為何不試?」呂女士說。

呂女士的腺肌症範圍大,長度達十厘米,體積達八百毫升;阮邦武醫生亦說,她子宮脹大的情況,像懷有十六個月身孕一樣。

無創聚焦超聲波每次治療約四小時,病人需注射鎮靜劑。

一次治療 減八成痛

新治療會否對日後懷孕有影響屬未知數,故目前只為沒打算再生育的腺肌症婦女進行新治療。

醫生在詳細檢查過後,為呂女士進行磁力共振檢查,除了確定腺肌影響範圍外,亦要排除其他位置有病變。

聚焦超聲波療程以一次為目標,如果病變範圍極大,或有可能進行多過一次療程。六月十七日呂女士接受治療當天,她從早上躺在治療室直至傍晚,她記得足足治療了一整天。

「醫生為我注射了鎮靜劑,以免我胡亂郁動身子影響照射範圍。照射時,我感到有點熱力,有點痛,感覺像經痛似的。我手上有一個呼喚器,如果覺得太痛想停止,可以按掣通知醫護人員。」呂女士說。幸好,這些痛楚屬輕微,比起之前的嚴重經痛只屬小巫見大巫。日落黃昏,她順利完成了整個療程。

阮醫生說:「呂女士對超聲波吸收良好,從磁力共振中見到腺肌位置溫度一直上升,有些部位升至八十度,比一些子宮肌瘤上升的溫度更高,即吸得好。超聲波吸得愈好,溫度升得愈高,破壞腺肌組織愈好。」

由於每次聚焦超聲波只照射一點,呂女士的十厘米腺肌瘤共照射了一百三十八次。治療翌日,呂女士來經,經痛大幅減少。她於覆診時向醫生說,「經痛情況改善了七至八成。」呂女士的治療成效令人鼓舞,並放下心頭大石,飛往美加度假去。

陳家發醫生說,當聚焦超聲波將腺肌組織溫度提升至某溫度,便能將組織殺死。

子宮三敵人

提升溫度 煲熟腺肌

磁力共振導向聚焦超聲波如何治療腺肌症?養和醫院放射治療部陳家發醫生說:「其原理與治療子宮肌瘤一樣,將超聲波聚焦在腺肌的一點,令該點溫度提升以破壞組織。聚焦點大小,視乎腺肌的大小及蝕入的深度。一般該點直徑是二至五毫米,長度是由一至三厘米。當溫度升到某程度,即煲熟了,就跳去另一點。」

接受治療病人開始進行照射前,要用磁力共振定位,進行期間亦由磁力共振監察其溫度變化。當溫度提升至六十至八十度時便能有效消滅組織,如可以維持在八十度,效果最好。每次為一個循環,打超聲波二十秒,當上升至適合溫度會維持五秒,已足夠殺死組織,之後溫度便會下降。而溫度提升時,病人會感到如經痛般的痛楚,溫度下降痛楚便消失。

如果腺肌組織吸收不佳,溫度無法升至適合程度,便要加大能量,而照射時間亦較長。每次治療約需四小時,有些範圍大要較長時間,最長為六至七小時。

治療後,病人休息一會便能離開;事後陰道排出血水,其實是治療令內膜提早脫落。

伸延閱讀

想了解更多健康醫療資訊,請上養和醫院網站 http://www.hksh.org.hk/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