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爸爸公子 2013 年 02 月 05 日

梁繼璋

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口才班導師及浸會大學教育碩士,十多年來均高踞電台最受歡迎主持人榜首,亦先後擔任過電台創作總監、副節目總監等職務,近年積極開辦不同形式之成人及兒童口才班及演藝班,同時亦不忘自我增值,除了持有香港公開大學之兒童心理學證書外,還完成了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基本催眠治療課程。

老竇賺錢仔享福

「牛耕田、馬食榖,老竇賺錢仔享福。」

這句老話,很多人都聽過,也深深感受過,作為人家父母,賺錢回來供應孩子一切所需,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當錢來得太過理所當然,而父母又從來不教孩子任何理財之道的話,他們大了便很有可能繼續做伸手一族,不能自食其力。

以下問題,你的孩子又能答多少?

1.為甚麼一按提款機,鈔票便會源源不絕地跑出來?

2.怎樣算是貴?怎樣算是平?

3.人為甚麼要儲蓄呢?

4.需要和想要有甚麼不同?

5.在這社會上,為甚麼有些人會很有錢,有些人卻很窮?

上述問題中,我個人認為最後一條最難解說清楚,因為,誰也知道,努力和收穫未必成正比。貧窮的人,未必等如不去工作,他們很可能是在職貧窮而已。有錢的人,也未必一定很努力,他們可能是家有餘蔭,或投資得利吧。

無論怎樣,理財觀念,的確是應該在適當時候,向你的孩子灌輸一下的。例如,和他們到超市購物時,大可借助貨架上的不同貨品,向他們講解一些簡易的消費觀念,到孩子有一定認知程度,父母更應提早向他們教育一下理財的陷阱。

以下,便是孩子應該學的理財概念:

1.你的消費額,不應超過你的入息

假如你每星期供應孩子十元零用,他們的消費數字,便怎樣也不應超過十元。人,是會為自己找藉口的,隨隨便便地花多過自己能負擔的金額,會使自己真的債務愈陷愈深。

2.準時付款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孩子的定力較大人弱,很容易會把應做的事拖延下去,但父母應讓他們明白,應付的款項沒有準時交,帶來的後果可以很麻煩。

可能你要付出更多,又或者要面對被控告的可能,例如:汽車的罰款告票就是。

3.不是甚麼也要買

你可教孩子將東西分類:(一)必需品,例如:校服、書本。(二)次一些的必需品,例如:故事書、食物。(三)不是必需品,例如:玩具、糖果。

當他們想買的東西,屬於第三類,父母可給予購買限制,例如,一個月只能買一件,而金額不能超過多少錢等。

這樣,可以教導孩子有節制地消費。

4.拆解「卡」的觀念

當大人和小孩也愈來愈流行用卡去消費,例如:八達通、信用卡等,節儉的觀念便愈來愈薄弱了。偶然,在吃過一餐飯,或買了一些東西後,你將鈔票交到他們手上,由他們去付款也可。

有一次,我和女兒坐完的士,當我付錢時,她突然瞪着我手上那兩張一百元鈔票說:「要付那麼多錢嗎?好貴喲,下次不要坐啦。」

教育,就在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