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矯視高清新世代
當科技愈來愈進步,醫學技術不斷提升,治療效果亦愈好。
上世紀九十年代,第一代激光矯視技術引入香港,不少近視患者視為救星,通過手術重過無眼鏡新生活!然而,舊式矯視技術有瑕疵,多年來醫學界不斷鑽研改良,將精準度提高。
最新一代的飛秒激光儀,提供更精準的切割技術,令矯視後的視野更高清!
![]() 張叔銘醫生說,最新一代飛秒激光切割儀速度大提升,所切出來的角膜薄片更精細。 |
![]() 1 使用局部麻醉藥滴進手術眼睛。 |
![]() 2 儀器吸住角膜,固定位置。 |
![]() 3 以150千赫茲頻率在角膜上打氣泡。 |
![]() 4 吸啜儀離開。 |
![]() 5 氣泡切出角膜薄片,醫生揭開薄片。 |
![]() 6 另一部激光打磨儀在角膜中央進行打磨,矯正角膜弧度。 |
![]() 7 打磨完成,合上角膜薄片。 |
![]() 8 手術完成,角膜會自動癒合。 |
近視有一千個不方便,所以十多年前有了激光矯視後,不少近視患者勇敢地接受了矯視。
當年技術不免有瑕疵,包括未必能完全矯走遠/近視,手術後有併發症如角膜發炎,後遺症如角膜瓣不規則或容易移位等。不過隨着醫學科技進步,今天的矯視技術已進入N世代,精準程度再提升,發炎比率進一步下降至近乎零。
三十歲的Catherine,自六歲起成為眼鏡族,長大後由有框四眼妹轉為隱形眼鏡族,可惜她天生敏感,眼睛經常發炎,上月底她向朋友取經後到養和醫院接受矯視手術,醫生向她說,這是最近一星期投入服務的第五代「飛秒激光」切割角膜系統。
矯視翌日 完全清晰
在新儀器的快速動作下,眼球滴了麻醉藥的Catherine知道自己的角膜被切開了,之後醫生在她的角膜上打磨,最後將角膜蓋上,手術完成,她戴上透明保護眼罩回家休息。
「當晚我聽從醫生吩咐,盡量合上眼睛,就算吃飯時都只張開一條小縫,之後便上牀睡覺……」Catherine說。
翌日早上,神奇的事發生了,她慢慢地輕輕地揭開眼罩,然而心中又急又興奮,所以忍不住一邊脫眼罩一邊從已張開眼皮的小縫中偷看……當她完全張開眼睛後,看見四周的景物從未如此清晰過,她興奮中大呼難以置信!
「之後我見醫生覆診,檢查後發覺我的近視回復零度,即是我完全矯走近視,那一刻,我真的有做夢感覺!」Catherine說。
這百分百的清晰度,到底是最新一代飛秒激光儀帶來的效果,或是近年的激光矯視技術不斷提升下的正常現象呢?
![]() 激光會在儀器中央位置,打出數千個氣泡切割角膜薄片。 |
氣泡切割 準確度增
養和醫院陳蔭燊視力矯正中心主任張叔銘,先解構激光矯視的原理:「激光矯視手術的做法,是在角膜上切一塊薄片,揭起後,用激光磨平角膜中央部分,從而改變角膜弧度,完成後再將角膜薄片合上,角膜會自動癒合。」
當儀器愈進步,矯視效果亦更佳。「以往用刀可能有誤差,而九成都發生在切角膜薄片的步驟,所以在○四年十月引入一部『飛秒激光』儀(Intralase,第三代),新儀器投入服務後,誤差大減,少了好多可能出現的問題。」
飛秒激光儀用於切割角膜薄片,以三十千赫茲(kilo hertz,頻率單位,即每秒可繞圓周次數),在角膜上打出數千氣泡至一個深度,再打一個C字形,氣泡不斷叠上後,其能量便能切開角膜,醫生將角膜揭起,再由另一部激光儀打磨。
每秒三十千赫茲,即轉三萬次,對我們來說已經是極快的速度,但對眼科醫生來說,卻嫌它慢。
大提速 減不適
「30kilo hertz,要切一個薄片,要大約三十秒,對於病人來說是頗慢,因為打氣泡時,醫生需要用儀器吸起角膜,這吸啜步驟會帶來不適感覺,九成接受此項技術的病人都說感到眼球有壓力,約一百人中有一個感到輕微痛楚。所以說,啜住角膜三十秒,不舒服的感覺持續三十秒,對病人來說真的不好受。」
對醫生來說,要三十秒才能完成切割,期間如病人感不適而稍有移動身體,吸啜角膜的儀器或許會脫下,屆時醫生又要重新吸啜,手術時間又延長,而多次再吸啜的後果,可能會令眼白出血,雖然一至兩星期後會消退,但影響外觀。
這一代的飛秒激光切割儀,速度大提升,達一百五十千赫茲(第一、二代是十五千赫茲,第三代為三十千赫茲,第四代為六十千赫茲),只需八至十秒便完成,大大減低病人可能出現的不適感,而吸啜時鬆脫機會亦大大降低。
速度快了,精細度亦增加,所以新一代飛秒激光儀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得到更精細效果。原理是這樣的:「早期因為速度慢,儀器需要調校至較大能量,但大能量將氣泡打在角膜上時,氣泡體積會較大,期間大氣泡可能會爆破角膜表層,阻擋其他氣泡形成,令我無法繼續做下去;新儀器由於速度快好多,故可以校低能量,低能量打出的氣泡體積更細小,爆破機會低,所造出的切面自然更精細。」張叔銘醫生說。
![]() 近視患者在矯視前,必須進行詳細評估,包括度數、眼球結構及角膜厚度等。 |
能量低 減發炎
昔日速度慢能量大時,對角膜傷害度會大一點,較容易引致發炎。現在新機速度快可調校至低能量,眼睛反應相對亦減低,故角膜發炎情況亦大大改善。
「角膜發炎會令視力下降,要用藥水治理,有時發炎會留下疤痕,雖然只有極低機會永久損失視力,但將發炎機會率愈降低愈有利。以前在三十千赫茲時已很少,根據以往數據,三千宗進行矯視手術個案,有八個術後出現發炎,機會率為百分之零點二。到六十千赫茲,三千宗只有約兩三個。如今速度達一百五十千赫茲,可能一萬宗只有一宗發炎,估計百分比接接近零。」
![]() 近視患者無論有框眼鏡或隱形眼鏡,都有其不便之處。 |
切得更薄 多留彈藥
另外新儀器將角膜切得更薄,令深近視者得益。「由於能量低,氣泡密度高,我們可以切得更薄,以前約切一百二十微米厚度,現在儀器精細度提高,氣泡不會那麼容易爆破,可以切到九十微米或八十微米。切得薄一點,深度數人士便得益,因為以前避免角膜退化,深近視者或會矯剩一、二百度,以免角膜打磨幅度太深,現在就可以放心將近視矯到零度。另外一些近視太深至不宜進行矯視的,有了新儀器,亦應該可以做。」
就算是淺度數的近視患者亦能得益,因為可以切得更薄,即可以保留多點角膜細胞,留作日後進行其他矯視手術的彈藥。「愈多角膜剩愈安全,因太薄角膜可能會出現退化,留多一點子彈做儲備最穩陣,因不擔保你日後近視不會再加深!」
另一好處,是第三代飛秒激光切割儀,只可以切大概七十度角,惟這種切割角度,角膜合上後未必能固定得很好。如反方向切,即一百五十度角,研究發現合上後最穩固。
![]() 第五代飛秒激光,由於速度快,能量可以調低,故對病人眼睛造成刺激較少,手術後發炎機會亦能進一步降低。 |
![]() 另一部H.Eye Tech激光機負責打磨角膜,具多方導向及三維追蹤功能,在手術時能更準確識別眼球活動及角膜變化。 |
![]() 飛秒激光儀將氣泡打在角膜內層,氣泡重叠到某一深度,膨脹後令角膜內層分離,形成角膜瓣。 |
![]() 舊式激光儀只能以70度切割角膜,如今可切30-150度,研究發現切150度角,角膜合上位置最穩固。 |
角膜穩固 透明度更高
「試過有個案,做完激視後五年,狗狗突然衝前,他來不及緊閉眼睛而刮傷角膜,令角膜移位。另一病人做手術後一個月,一時大意捽眼,結果令角膜移位,雖然兩個個案都無大礙,沒有影響視力,後者更不用治理,會自然痊癒,但就不夠完美。」張醫生說。如今進入第五代,以一百五十度切割,相信術後因意外令角膜移位的情況應可避免。
精細的新儀,亦能提高手術後角膜的透明度,「氣泡密了,可以想像等於把刀利好多,切出來的薄片就會更精細,手術後復元快,癒合後由於切面精細平滑,等於兩塊打磨得很光亮的玻璃合起來,透視度極高,視物自然更清晰。」
Catherine月底在新儀器的精細切割下,翌日便覺得視物非常清晰,這都是速度高、能量低、切割更精細的效果。「她很快覺得視物好清晰,因少了發炎,這時即時可見的好處;而長遠方面,由於切割面平滑,她日後的視物清晰度,會比上代的更佳!」張醫生解釋。
由於Catherine計劃矯視後外遊,事前小心翼翼向醫生查問飛機上的氣壓會否影響雙眼,她記得張叔銘醫生這樣向她說:「上飛機沒有問題,手術後去度假是好事,可以放鬆心情,放鬆雙眼望遠景,有助康復!」
上周,Catherine帶着輕鬆心情上機度假去。
![]() 手術時,病人要注視儀器的光源,以固定眼球動態。 |
![]() 醫生在手術前會先調校好能量、數據,正式開始手術後儀器不會再作移動。 |
伸延閱讀
想了解更多健康醫療資訊,請上養和醫院網站 http://www.hksh.org.hk/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