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盡蒼生 呂洞賓
道教是中國正宗的本土宗教,當中的仙聖甚多,除了太上老君之外,最為人所熟悉的,當屬孚佑帝君呂洞賓呂祖。呂洞賓乃八仙之一,不過他的知名度卻是八仙中最高的一位。
香港供奉呂祖的廟宇和道壇頗多,其中更有扶乩服務,就以近期北美流感爆發為例,早在今年二月八日,便有觀塘某道壇請呂祖賜示,乩文中有「牛瘟這疫,醞釀急促,爆發一時,世界驚變」數句,到二月二十八日,更有「誰料牛瘟疫,病童病孩子,耆老失身企,一切連災接,三月兩月裏,親人不見親。」似乎一切早暗藏玄機於呂祖預料之內。
孚佑帝君
傳說中呂洞賓姓李,是唐朝山西省浦州永樂縣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生,傳說他自幼聰穎,十歲便能文,十五歲就能武,精通百家經籍,曾出任江州德化縣令。後因不願結黨營私,於是棄官隱居於廬山的山洞中,因該洞有兩個出「口」,於是便改姓為「呂」,因為是洞中的賓客,改名為「洞賓」。
其實民間傳說中,呂洞賓棄官修道後,得到漢鍾離的點化,黃粱一夢中,經歷了榮華富貴、生老病死數十寒暑,頓悟人生的空無,後來漢鍾離更十試呂洞賓,包括錢財、生死、美色、甚至妖怪攻擊,呂洞賓皆以平常心態對待,最後帶呂洞賓到終南山鶴嶺,傳以道法,呂洞賓得道時更立下誓言:「不渡盡蒼生、不欲仙而去」。
唐朝中期以後時局混亂,呂祖以他道法和劍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貪嗔,希望拯救蒼生。道教全真教奉其為北五祖之一,故有「呂祖」、「純陽祖師」之稱,宋朝皇帝篤信道教,亦對呂洞賓不斷加封,直到元朝武宗時正式封為「孚佑帝君」。
顯聖傳說
據正史《宋史.陳塼傳》中的記載:「呂洞賓有劍術,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快,傾刻數百里,以為神仙。」陳塼為傳說中北宋初年的仙人,據說他便常常和呂祖見面論道。
其實呂祖在民間傳說中,集「劍仙」、「酒仙」、「詩仙」和「色仙」於一身。他棄儒學道,仗劍雲遊,到處扶弱濟貧,鋤暴安良,他好酒貿杯,三醉岳陽樓,使他「醉」名遠揚。呂洞賓還是位詩人,據說有不少詩傳世。同時,他又是個有名的「花神仙」,傳說最多的是呂祖三戲白牡丹這位名妓的故事,其實呂祖所做的事,都是希望能點化眾生。
明朝時也有關於呂祖顯聖的故事,更讓呂祖成為理髮業的祖師爺。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是個瘌痢頭,每次理髮都因理髮師不小心碰到他頭上的瘡而痛苦不堪,更在盛怒下殺了數位理髮師。呂祖於是下凡扮成理髮師去為明太祖理髮,結果不但沒有碰到瘡,並治好了太祖的惡瘡。太祖龍心大悅,要賞他金銀財寶,他卻只要求明太祖賜他一面紅旗插在理髮店門口,從此便被尊為理髮業的守護神。
歷史最悠久的呂祖廟,是建於元朝時山西芮城永樂宮的純陽殿。永樂宮原名大純陽成壽宮,在山西芮城縣城北三公里的龍泉村東側。傳說中這裏是呂洞賓的誕生地,更是四海聞名的道教聖地。
農曆四月十四日為呂祖先師誕辰。
麥玲玲話你知
![]() |
狗咬呂洞賓
諺語有所謂「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原來典故並非真的有隻狗咬傷呂洞賓。據說在呂祖學道成仙之前,有好友名叫苟杳(讀音狗咬),年輕時呂祖對他有恩,後來呂祖家中遇上巨變時,財產盡失,苟杳偷偷地替呂祖興建新屋和用棺材送上大量金銀,呂祖初時不知事情底細,誤以為苟杳是個忘恩負義之徒,最後得悉他其實暗地裏出了大力,所以自歎地說:「苟杳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即是呂祖自己不懂得苟杳的一片好心,只是流傳下來,卻漸漸變成了「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