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希臘
還記得那位發現槓桿原理的古希臘數學、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他的那一句豪情壯語「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舉起整個地球」嗎?想不到,二千三百年後,如今的情況竟變成:「給我經濟援助,否則我就會拖垮整個地球!」
一場歐債危機,讓希臘這個歐洲小國,走進大家的視野內。上個星期,股市跌得七零八落,更讓大家關注希臘的債務危機會否「爆煲」,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揸重貨」的股民,更可能心裏暗歎一句,希臘真是沒有甚麼好「帶挈」﹗
希臘真的沒有帶來甚麼好東西?當然不是。
她是歐洲文明的源頭。在學問上,她帶來了哲學、數學、科學和醫學的基礎;在政治上,其城邦雅典帶來了民主和投票,以及公共廣場和言論自由;在運動上,她也帶來了奧運會和馬拉松;在飲食上,她帶來了葡萄酒和橄欖油 ……
對於我來說,希臘還帶給我一個多采多姿的童年。初中時,我有一段時間沉迷希臘神話,例如《伊里亞德》與《奧德賽》等。不同於中國式神話那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僵化框框,希臘神話大都不會大團圓結局,反而家破人亡、英雄低首的收場,卻比比皆是,例如那個解除了獅身人面獸史芬克斯的謎題,卻始終敵不過「殺父娶母」的神諭之伊底帕斯;又或者以「木馬計」攻陷特洛伊城,卻除了奧德修斯之外,沒有一個人可以平安返家的希臘遠征英雄,收場都讓人黯然,因而希臘神話又被稱之為希臘悲劇。

這些希臘神話裏的英雄,雖然往往充滿着種種人的劣根性,例如貪婪、善妒、任性、衝動、易怒、好色以至殘忍等等,但這些擁有七情六慾和人性缺點的主角,在面對自己悲劇式的命運時,卻坦然處之;在面對種種命途坎坷、山窮水盡、以及天地不仁時,卻表現出一種不屈不撓、絕不與命運妥協的頑強生命態度。
但可惜,這種堅毅的性格,今天卻似乎難以在希臘人身上再找到。
由2009年10月財政爆煲開始,眨眼間已接近兩年,但希臘似乎卻仍然放軟手腳,甚至有報道稱,當地不單公務員沒有被裁,而且還加薪而非減薪,加薪幅度還高過香港的公務員,足足有8%,難怪氣得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央行的官員「生蝦咁跳」,索性宣布暫停與希臘政府談判新一輪援助,德國還放出風聲說研究讓希臘破產。這也難怪,德國是歐盟的老大哥,總不能「你請客,我付鈔」。
書架上有一本書,叫《我的人生很希臘》,內裏收錄的其中一篇文章,是一個希臘當地醫生,眼中希臘人的生活。他說希臘人工作時間很短,一周只工作五天,而且工作日也只上班半天,政府單位下午一、兩點就關門,而且大多數部門還未電腦化,於是即使只是為了一張如結婚證明書的文件,也可能得跑上五個不同的地方,如果有一個單位出現延誤,你便得多賠上一天。而且在八月,因為天氣太熱,很多人索性不上班。
當地人喜歡在晚上七點喝杯咖啡,對,是晚上,不是早上,因為那才是一天生活的開始,你才需要清醒。晚上十點來到剛剛開門的餐廳,點了一些酒和開胃菜,然後東拉西扯起來,到十一點才叫主菜,到凌晨一時才飲飽食醉。之後,還有不少年輕人再到Pub,再杯酒當歌,勁歌熱舞一番。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喜愛夜蒲」。
這樣一個曾經孕育出希臘悲劇,以及偉大文明的國度,如何變成今天如此散漫的一個國家,也實在教人嘖嘖稱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