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大英Blog物館 2011 年 09 月 28 日

黃國英

股壇名嘴,放棄高薪厚職,自立門戶幫客揸鑊鏟搵真銀,信念是「錢可以輸,信心不可輸」。

靈活風險低 以紙磚頭代樓

股票積弱難返,通脹仍在,低息環境持續。對不欲頻頻出入者,多建議買磚頭了事。純粹收租股,難以尋找,九倉(0004)海港城、時代廣場護身,但因背負內房陰影,跌兩、三成也是等閒。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實是較佳選擇,坐樓收租,可分派收入起碼派九成。但一如很久前推介黃金,都是不信多於相信,信者亦多只觀望,齋睇唔買。進取者嫌慢,可以理解;但不少保守型散戶,卻只相信真磚頭:樓、舖、車位,而不信紙磚頭。打算稍解此一迷思,碰巧讀了一套名為「投資必殺技」的漫畫,恰好提供了不錯的思考架構。

領匯是由政府資產分拆上市,予投資者較大信心,圖為領匯旗下樂富廣場。

買樓收租風險高

故事女主角依子,替弟弟作擔保,詎料衰仔走數,惟有自力還錢。萬念俱灰之際,遇上房產達人,謂可教其投資之術,賺錢填數。最初依子以為,求其買個單位便可,達人卻當頭棒喝,話一係唔買,一買就買一棟。因為如全棟樓空置率2%,只是收少2%租,仍可以慢慢捱;得一個單位收租,一無客便是零收入。後達人再帶依子訪尋整棟銀主盤,不在話下。

在香港,有能力買起全棟樓,人數或有限。但概念套在REITs上,亦合情理。買入單位,有無人租、肯唔肯交,頗為講運,還未計新舊約交接的空檔。反而REITs揸住一堆商舖、寫字樓,就由運氣演化成統計數字,好景時空置幾%,轉差時多一、兩成,有數得計,而不是或有或無的二分法。還有水火二災、變成凶宅的風險,也得以移除。

另一幕,依子接到傳單,有樓出售,號稱回報九厘。以為是良機,達人卻一手撕碎。因為這只是「表面回報」,扣去稅收、管理、維修等費用,肯定是水瓜打狗。回報不過爾爾,卻着力派通街,應有蠱惑。現時本地房產,表面回報也是三、四釐,似乎與領匯(0823)等相去不遠。問題是REITs的派息,已將成本、稅負扣乾扣淨,即時落袋,買樓收的租,則距實際回報,還有漫漫長路。

或曰:買樓可用槓桿,放大樓價升值。先不討論樓價會否大升,要用孖展操作REITs,只要不過大,導致跌少少便被斬,並無不可。而且REITs本身也會借貸,也有槓桿效應。計入樓宇出入使費、新增的特別印花稅,及走位的靈活性,實樓未必勝過REITs極多。須知市況不濟,仍可大注劈領匯搵食,賺一塊算一塊,使費有限,也沒有資本增值稅。

政府產品可信賴

當然,散戶不信REITs,有其現實原因。板塊在本地出現,不足十載,不如傳統藍籌,沒人有長揸賺錢經驗,中財技倒地險情,反而時有所聞。但這些年來,財技已漸到盡頭,可選的仍有一、二。Rule of thumb是逢新勿入,不信邪者請參考人仔REIT。懶做功課,單騎領匯也不算冒險,政府在財經領域的產物,往績不差,港鐵(0066)、iBond(4208)可為佐證。

既然買紙黃金,可以代替實金,破除心魔後,以紙磚頭代樓,亦沒甚大不了。

(本人客戶持有九倉(0004)、領匯(0823)、港鐵(0066);個人持有iBond(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