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地藏王菩薩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句諺語可說是人人知曉,更被不少電影借用為對白,豪氣十足又偉大,其實這句說話出自地藏王菩薩的傳說,指地藏王本來早可以成佛,卻為了天下蒼生而發下宏願,要親自到地獄普渡一切有罪受苦的靈魂,故有此句說話。其實地藏王菩薩更有另一宏願,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親入地獄還不止,更要地獄再無一人受苦,方才成佛升天。
相對於一些不相信便要下地獄受苦的宗教來說,地藏王菩薩親下地獄的慈悲心,或許更能帶給人心靈上的依靠。
目蓮救母
佛教有四大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地藏王菩薩,而地藏王菩薩則負責掌管地獄,更是救度地獄中所有的「罪鬼」菩薩。地藏王菩薩的來源傳說有二,其中一個最為人熟悉的就是「目蓮救母」故事。相傳古時有一個樂善好施的傅員外,因剝削別人發了財,但大兒子是來收債敗家的。後來傅員外有心改過吃齋唸佛而跨鶴升天,大兒子也死去,小兒子後來更出了家。員外的妻子劉氏,覺得行善反而境遇不如從前好,丈夫和大兒子都死了,小兒子更出了家,留她一人守寡,一氣之下大開殺戒,因此死後墮落於地獄受苦。小兒子修成後法號目蓮,也就是地藏王,手拿禪杖,打破地獄救出母親出來。眼見母親所受的苦,所以他發下宏願,只要地獄一天不淨空,他就一天不成佛。
新羅王子
地藏王的另一個傳說中,說在唐太宗貞觀年間,新羅國的太子為地藏王的投胎轉世,名叫金喬覺,因看破世間的一切,毅然發願出家向佛,法號「地藏比丘」。他為了追求真理,身披袈裟手執錫杖,特地航海到中國來參學佛法。他到中國後各處去參訪,雲遊到安徽九華山時,發現這兒群峰環抱,彷彿是宇宙間一朵天然的蓮花。他認為這是一個理想的修道環境。於是便在山中過着淡泊的農禪生活,直到九十九歲在修行的山洞中圓寂。
掌管陰界
地藏菩薩的原意是指「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即是如同大地一樣含藏着無數善根種子,所以稱為地藏。中國民間道教傳說中,把地藏王菩薩稱為酆都大帝或幽冥教主,是地府中的菩薩之餘,更統帥所有的陰府閻王爺。根據《地藏菩薩本愿經》的說法,地藏王受釋迦佛的指示,在釋迦寂滅而未來佛彌勒還未來世之前,在這段「無佛的世界」中,地藏王要擔當起教化天下的責任,地藏王受此重任,故許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只要唸地藏王菩薩之名,就可以接受救濟,生前罪孽深重的人,當接受冥府(地獄)閻王的裁判時,也可以得到他的救渡。
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道場,與普陀、五台、峨嵋齊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為地藏菩薩誕。
麥玲玲話你知
![]() |
地藏變閻羅
現時民間習俗,認為地藏王菩薩亦是閻羅王的化身,其實是佛教和道教融合後的通俗化版本。農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誕,盂蘭勝會則是農曆七月初一至農曆七月三十日,所以不少人誤會兩者的關係,其實盂蘭勝會是道教和佛教也有,地藏王寶誕則純屬佛教,而盂蘭勝會有神功戲,地藏王寶誕則沒有。 香港只供奉地藏菩薩的廟宇不多,荃灣和觀塘都有地藏王廟,到了農曆九月,更會舉行酬神慶賀活動,並同時祭祀城隍和其他神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