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並非魚毛咁簡單
「大食家要食魚毛,慘!」有一位熟知我愛吃魚的朋友看過這幀照片(見圖),揶揄一番之後才安慰一句:「忍吓啦!」事關之前一星期跟他偶然提到三個半月漫長的休漁期又開始啦,他又以為我食無魚。
所謂關心,是虛情假意,但朋友之間不時這樣閒話挖苦幾句,的確可以一解工作和生活中的鬱悶,但每一年都要解釋一次,對方沒有耳性才真的氣死!休漁期早在五月一日已開始了,直至八月十六日結束,期間禁止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捕魚。休漁期的目的是透過禁止漁民捕魚而讓魚類有休養生息機會,維持長遠的產量。
不過,新一代的持續海產發展理念不同意一刀切的休漁期,認為應該按不同魚類的排卵期來定禁捕的日子,才是人類持續有不同魚種享用的最有效方法。漁民最清楚哪一類魚在哪些海域出沒和棲息,在牠們的產卵期自律不捕,讓牠們排卵延續後代,才是真正可以長食長有。

香港的位置得天獨厚,在珠江出海口附近,鹹淡水交界,也有海流匯聚,海產特別豐富,所以早年就是一個漁村,雖然經過百多年的發展,但海產依然不少。當內地實行休漁期,本地海域的漁產仍然有得供應,而且還有河鮮和養殖的海產啊。
漁民習慣叫本地漁產為「本灣魚」,本灣魚一點都不失禮,價錢不便宜,但不少老饕最愛吃。這天街市相熟魚檔推介一堆細魚,遠看以為是鰤頭魚,但魚販說是野生黃花仔, 看看價錢牌,七十元一斤,比養的大黃花貴一倍。
是晚有飯局,不會在家煮飯,無打算買餸,只不過剛巧經過街市,順便巡一圈而已,卻被這堆野生黃花仔吸引到吞口水,心念一轉,就買下來,並且立即回家,拍了照片傳給幾位朋友「示威」,那位笑我食魚毛的有眼不識泰山,他眼中的「魚毛」,魚味鮮到不得了,我以薑蔥蒸來做下午茶餐,結果連晚餐飯局也無心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