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暖的醫院
我很怕到醫院,因為想避開分離的埸面,但又堅持去探病,給予家人、親友一點支持及關懷。
最近,我到了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幾趟,不但親證醫療團隊們的專業,更有幸地欣賞到院內展出了一些病人創作的藝術品或送給醫院的紀念品,有意思又溫暖。
位於大學站的中大醫院,是沙田區內的第三所醫院。醫院已經投入服務近三年,我卻還是首次踏足,已經留下深刻的印象:醫院面向吐露港環境舒適,護士及醫生們既專業又笑容滿面,收費也比那幾所老牌的私家醫院便宜不少。
我因為探病,認識了腦神經專科的莫仲棠教授﹙Vincent﹚及劉玉麟﹙Alexander﹚醫生,感受了他倆及其團隊的細心、專業、又處處為病人及其家屬着想的仁心仁術,感動非常。我更獲專職醫療服務主任劉敏昌教授﹙Herman﹚的接待,參觀了黃鍾鈞運動醫學及康復中心,大開眼界。

正能量畫作《Body and Mind》

筆者與中大醫院專職醫療服務主任劉敏昌教授合照留念。
中心設備先進,包括:反重力跑步機、外骨骼機械裝置;以及虛擬裝置,包括:模擬開行一輛巴士再配合腳部及身體練習平衡等,為因中風、創傷、手術或其他健康狀況而需要復康的病人,提供身體康復治療。
除了詳細解說中心的服務,Herman告訴我,他每天仍然親自接見70至80個病人,星期六、日也不停工作,為病人度身訂造個人化的復康練習。「為甚麼到達了這個職位,還要那麼麽努力?」我問。Herman告訴我,他就是喜歡感受親眼目睹病人康復的快樂,這亦是他寧願離開沙田醫院院長的崗位,加盟中心的原因。
我留意到中心掛滿了畫作,Herman告訴我,作品絕大部份都是病人在康復過程中創作的。其中一幅由名醫Anthony P Yim轉為當藝術家創作的,叫「Body and Mind」的畫作,鼓勵大家凡事不只光看表面及用心感受世界,我認為對康復者意義重大。
再走進另一個角落,放滿了康復者送出的特別紀念品。
其他醫院貼滿的病人感謝信、卡,或似一塊鏡但刻上感恩字句的牌匾,我看得多了。上述的藝術品及紀念品,更形象化地展示出康復者的復康進度及感激之情。
我看完每幅藝術品及每份紀念品,充滿正能量地離開醫院,彷彿忘記了剛才探病的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