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歉意義何在?
我看到很多名人明星,現在香港,經常會失言,然後短時間內因為社會輿論、網上評論的壓力,而短時間內道歉。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無論在言論的始端、還是事後的發展,都有問題。
首先,社交媒體平台有言論自由,明星們其實可以隨意發言,而大家似乎都很願意,甚至覺得是必須。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大家都是靠公眾的目光去賺錢。如果不出招、不和粉絲觀眾們互動,就等於是不打開門做生意。
這我都明白,我甚至明白由於社交媒體是即時交流的平台,一看到新聞、動向,馬上抒發己見也是必須的。因為不這麼做的話,一切就晚了。遲過其他人表達意見,就等於不表達意見;而不表達意見,自己的平台也就荒廢了。
所以很多時候明星們的即時反應就放到了網上,而這可能是比較不經大腦的、不假思索的。
好了,我覺得,這更多時候是藉口。

社交媒體平台有言論自由,明星們其實可以隨意發言,但若你的意見,有很多人批評,你應該走出來道歉嗎?
因為我發現,絕大部份明星根本不會不經大腦思考,就打字、拍片擺上網。他們都是完美主義者,很多時侯都是經過很多盤算、考慮、策劃,哪怕是短時間,才會擺上網。
這麼說來,他們的言論,絕對代表着他們的看法。很多時候,是他們眼中的真知灼見。
好了,那麼這裏的問題,在於既然是你的意見,那麼如果很多人批評,你應該走出來道歉嗎?
我認為,除非是違法行為、道德淪喪,否則不應該說自己要道歉,只能說接受很多人不同意。
可是有沒有發現,似乎大家都會跪低、道歉、收回言論呢?
大家幾乎都會如此。
好了,問題來了 - 你收回言論,代表你真的覺得自己錯了嗎?在大部份情況下,你根本並沒有。很多個人看法,代表着個人背後的三觀、價值觀,未必有對或有錯,只能說能不能代表主流。
好了,既然其實根深蒂固地持有一種看法,那麼道歉意義何在?
意義就是在於商業考慮吧。
不道歉,輿論、網民繼續圍剿,那麼商家和其他潛在合作方就不敢邀約,那麼該明星就沒有生意了。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道歉,來得有點假、有點廉價,也沒有甚麼意義。
更好的做法,可能是一開始就不要發甚麼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