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時吃得慣芝士
帶團往歐洲,曾經從香港帶備米和麵餅往西西里農莊,半夜起牀親手為團友煲粥炒麵,又請農莊找來大批豬骨熬湯做港式湯通粉,期間還煲了臘味飯。意大利廚師大開眼界,並且觀察我們的做法,對通粉浸湯的吃法覺得不可思議!當然,不是每個農莊都讓我們在他們的廚房搞搞震,酒店更加不容許踏入廚房半步。
並非擔心團友有思鄉病,特地做些港式食物慰藉心靈,畢竟只是十天行程,即使掛住香港也不會翳住翳住,而是預先評估會有不少年長的團友吃不慣西餐,於是在農莊同意下每隔兩日我和拍檔入廚房做些港式食物紓緩一下。

事緣早前的一團,一位男團友抵埗兩天便腸胃不適,醃醃悶悶攤在房裏不想吃東西。大家經仔細研判,相信是因為很多菜式都有芝士,老人家吃不慣,受不了。其實不只意大利菜,其他歐洲國家的菜式往往都有各式芝士。
帶了這麼多團遊歐洲各地,幾可確定不僅年紀大的團友,連年輕團友亦有頭威冇尾陣,吃了幾天已把芝士撥到碟邊。現在,不管是去西班牙,抑或去葡萄牙、意大利、希臘、土耳其、摩洛哥等等,都避免點有大量芝士的食物,甚至要求餐廳別加芝士。
拍檔「奧地利人」Andy移居維也納三十多年,雖然回港時很喜歡吃唐餐,但近五年與他遊走於歐洲採訪街頭美食,從他的喜好發覺到他已經是一個「鬼佬」。他點沙律時會問用甚麼芝士,若是用羊奶做的,更開心得手舞足蹈。不是帶團的日子,只得我和他,便任由他想吃甚麼便點甚麼了。
我不抗拒芝士,偶然也會買芝士送酒,但始終由細到大習慣了香港人的飲食,吃太多芝士也會影響胃口,所以把大部分芝士撥給拍檔享用,我僅嚐嚐味便夠了。
我算是可以接受和肯嘗試不同食味,但每一餐都有芝士也會厭倦。是的,飲食習慣不是一時三刻能適應下來,沒有以年計的日子,恐怕不能把芝士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