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時事  > 時事速報 2023 年 05 月 02 日

遠離毒品,我知道!互動劇場 宣揚禁毒信息

禁毒一向是警方着力推廣的其中一項信息,務求市民能夠遠離毒品禍害。去年因嚴重毒品罪行被捕的十至二十歲青少年數字比前年下跌約三成,但被捕人當中有四成因為大麻案件被捕, 因此警方於四月起加強宣傳反大麻。此外,數據顯示仍有十七名十三至十四歲的學童被毒犯利用並涉及販毒罪行被捕,可見毒品問題有年輕化的趨勢。早前警務處於中環元創方舉辦「IDK互動禁毒劇場」首映禮,由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任主禮嘉賓,希望透過嶄新的互動劇場形式向青少年,特別是高小學生,傳遞抗毒信息,引導他們免受毒害。

當日參與「IDK互動禁毒劇場」首映禮的嘉賓及出席者一同合照留念。


青少年毒品案,一單都嫌多

首映禮當日,蕭澤頤處長於致辭時指出,雖然去年因嚴重毒品罪行被捕的青少年數字錄得跌幅,但只要仍有青少年被毒犯利用及干犯有關毒品的罪行而被捕,則「一單都嫌多」,因為涉及販毒的刑罰非常重,只要走錯一次,便會終身抱憾。因此警方一直以來十分注重向青少年宣揚禁毒信息,處長以一名十五歲女生因運毒而被判監十七年半拍成的短片為例,表示「生命無Take 2」,希望短片能讓青少年引以為戒,成為他們將來選擇正確道路時的堅實力量。而當日舉辦的「IDK互動禁毒劇場」,是由香港戒毒會社工鄭明輝的親身經歷作為故事藍本,藉此告誡青少年向毒品說不。為了全方位宣揚禁毒信息,處長強調警方會繼續積極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預防青少年被罪犯利用。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於首映禮致辭,表示對於青少年干犯有關毒品的案件,一單都嫌多。


IDK,向毒品說不

這齣由毒品調查科推出的「IDK互動禁毒劇場」,由The Rising Sun Theatre劇團擔綱演出,故事以大富翁遊戲為主題,模擬玩家於青春期面對不同的人生挑戰及抉擇,例如朋輩間的誤導及壓力、罪犯以甜言蜜語及利益的引誘,如何影響青少年,動搖他們遠離毒品的決心,以及所帶來的後果,旨在向學生說明毒品禍害。首映禮當日共有來自二十九間小學、約一百三十名校長、老師、家長及同學出席,除了劇團成員演出,劇場後段更會邀請同學參加,讓同學們親自面對人生抉擇,而當日所有參加同學都勇敢向毒品「Say No」,並了解IDK代表「I Do Know」,清楚知道毒品禍害無窮,在面對毒品引誘時要作出正確決定。整個互動禁毒劇場全長約三十分鐘,並將於今年四至七月到三十間小學公演,每場可供一百五十名高小學生参加,預計受眾超過四千五百名學生,希望劇場能在他們心中種下禁毒種子,將來發芽茁壯成長。

「IDK互動禁毒劇場」旨在透過創新的互動劇場形式向青少年,特別是高小學生,傳遞抗毒信息,引導他們免受毒害。


毒品,一啖都咪制

話劇表演完結後,故事藍本主人、香港戒毒會註冊社工鄭明輝即現身與同學分享自身經歷 ── 他中學時第一次吸毒,是因為朋友的慫恿,以及不想失去朋友,但吸食後十分內疚,且不知怎面對父母,於是惡性循環為逃避內疚感與心理壓力不斷吸毒。往後十年他持續吸毒,又因犯上與毒品相關的罪行而多次出入監獄,後來他接觸到香港戒毒會,看到一班戒除毒癮重新做人的過來人,發覺原來吸過毒也可以改過自新,便立志於石鼓洲康復院戒毒,花十二年時間重新求學,並完成大學社工學位課程成為註冊社工。踏上新生的他大讚參與劇場的同學,認為他們勇於拒絕毒品,前途可嘉,又忠告同學們不要小看毒品的禍害,以為不易上癮,強調「毒品,一啖都咪制」。除了出席首映禮,鄭明輝更拍攝宣傳短片,現身說法,將自身浮沉毒海的經歷與青少年分享,告誡他們切勿以身試法,要堅定立場向毒品說不。

香港戒毒會註冊社工鄭明輝現身首映禮向觀眾分享他的戒毒經歷。

警方毒品調查科總警司吳頴詩(右),與香港戒毒會總幹事譚紫樺於台上對談,分享如何幫助青少年遠離毒害。


即睇最新禁毒短片:
https://www.police.gov.hk/ppp_tc/04_crime_matters/drug/video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