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炎
現在很多母親都會選擇母乳餵哺,因母乳含有幫助消化的酵素和豐富的免疫保護物質,令嬰兒更健康。但產褥期母親容易出現乳腺炎,即乳腺急性化膿性感染。初起時乳房腫脹、疼痛、腫塊壓痛、表面紅腫、發熱;如繼續發展,則症狀加重,乳房搏動性疼痛。嚴重乳腺炎患者可伴有高燒,寒戰、乳房腫痛明顯、局部皮膚紅腫、有硬結、壓痛、患側腋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炎症在數天內軟化,形成乳房膿腫,有波動感,膿腫深的皮膚發紅及波動感不明顯。破潰出膿後,膿液引流通暢,可腫消痛減,而急性乳腺炎常伴有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有觸痛。
患有乳腺炎後,若治療不當危害性就更大,膿腫就有可能穿破胸大肌筋膜前疏鬆結締組織,形成乳房後膿腫;或乳汁自創口處溢出而形成乳漏;甚者可發生膿毒敗血症。因此,哺乳期間出現乳房脹痛,乳汁不暢,發熱時便應盡早求醫。
中醫稱乳腺炎為乳癰,中醫理論認為,女性乳房與肝、胃相通,乳頭屬肝,乳房屬胃,乳汁是氣血所化生,亦與肝氣調節暢順有關。乳癰的成因肝鬱,胃熱和產後氣血不足有關,令經結阻塞,鬱而生濕熱。

中醫對乳腺不通的辨證分型,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一、肝氣鬱結
成因:因情緒低落,抑鬱,生氣煩躁等情緒波動,容易令肝失條達,氣機不暢,阻礙肝氣運行。
表現:乳房脹硬而痛或有微熱,乳汁驟減或較稠,容易頭脹、胸脅脹悶、食慾不振,腹脹便秘。
二、胃熱雍盛
成因:經常進食煎炸油膩食物,會增加體內濕濁及熱毒,令體質偏熱,肝失條達,氣機不暢,經絡阻塞。
表現:乳房結塊增大,腫痛加重,焮紅灼熱。伴壯熱不退,口渴喜飲,或切開排膿後引流不暢,紅腫熱痛不減,乳汁黃稠。
三、產後血虛
成因:孕婦產後本來就容易血虛,如果同時感受外邪,會造成濕熱蘊結、氣血凝滯。
表現:乳房脹痛程度較輕,乳汁少,甚至全無,乳汁清稀。面色少華,神疲乏力,或低熱不退,飲食量少。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