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3 年 04 月 01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有限時間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而對於死亡,有人認為因中風、心肌梗塞等急性重病而走完生命的旅程,避免了疾病帶來的長期痛苦,也算不錯的結果。但當身邊人真的因此突然去世,身為家人或朋友定必難以接受噩耗,情緒難免跌入深谷。另一方面,慢性而嚴重的疾病,例如腫瘤,不會立即致命,反能為病人及其家人帶來提示:生命是有盡頭的,所以大家更應好好利用僅有的光陰,完成心願及應做的事。
過去三十多年癌症治療之科研及發展,令超過一半的癌症病人得到根治,即使腫瘤不能根治的病人,都受惠於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創新腫瘤療法,現代醫學腫瘤科在一定程度上已將癌症由不治之症變成慢性病。病人每日服用一粒或數粒標靶藥,或每數周進行一次注射免疫治療,便可控制腫瘤。就算是化療,因為止吐藥及其他支援性藥物的發展及使用,病人能在相對少副作用的情況下控制腫瘤。對單一部分惡化的腫瘤(oligo-progression),進行放射治療,能有效減慢總體的腫瘤惡化。

 

 


不過,除了一小部分接受免疫治療的病人能長期保持腫瘤受控,甚或得到根治之外,其他病人只要腫瘤一日未被完全消除,遲早總是會出現抗藥性,需要轉藥。這情況對大部分病人及其家人來說,都是在抗癌路上的一大打擊,在這重重難關面前,人最終得到覺醒:要好好利用有限的生命時光。
四年多前,張太確診大腸癌,當時已有肝及肺轉移,腫瘤科醫生跟張太和她兩位女兒說,腸癌是較易醫治的癌症,惡性程度不高,化療加標靶治療的效果良好,有病人用藥一段時間後情況轉好,甚至可考慮停藥。以手術切除原發腫瘤後兩年多的時間,張太使用不同的標靶治療和靜脈注射化療組合,與口服化療交替使用,保持肝及肺轉移受控。直至一年前,張太腫瘤再度惡化,腫瘤科醫生建議張太轉用口服標靶藥物,這樣她便毋須經常回診所接受化療,方便她去實現其愛好—周遊列國。醫生亦趁機向張太兩位女兒提出,未來應盡量放假陪媽媽遊玩,對張太的身心都有幫助。
張太轉用口服標靶藥期間,腫瘤控制整體不錯;同時張太與女兒們共處的時間,亦比以往多了兩三倍,每次覆診,三人都跟醫生分享遊歷和見聞,有說有笑,不再過分憂慮。五個月前一次覆診,掃描顯示部分腫瘤惡化,醫生指出最新研究顯示,另一慣常用於肝癌及腎癌的口服標靶藥配合PD-1免疫治療可有效控制大腸癌,這消息令張太以及兩位女兒心情從新振作,這幾年抗癌的經驗都是辦法總比困難多。轉藥後腫瘤很快重新受控,張太雖然手掌腳掌的副作用多了一點,以及多了定時回診所作免疫治療注射的要求,張太的兩位女兒很快便恢復了陪媽媽四出旅遊的安排。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