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瑤之報
投資想要回報,付出後希冀收獲,是人之常情。
但能否如願,靠眼光,也講運氣。幸福的D先生就兩者兼備。
當我還未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時,會參加一些local珠寶展來推廣自己的翡翠設計。
在展覽會中,我認識了D先生。「你好,請問這粒翡翠,要甚麼價錢?」這一問,開始了我們的友誼。
當時約莫三十出頭的他,六呎身高,穿了一套筆挺的西裝,加上燙貼整齊的頭髮,儒雅得似從民國時期走出來的文人。
他禮貌地問價的翡翠,旦面玉潤色淡,水滑剔透。知曉如何辨別玉石種質的人,才懂這是難求好玉。
當兩個識玉的人相遇,就自然「雞啄唔斷」了。從他自我介紹中得知,他是名店A的西裝部GM。
「唔怪得你這身西裝咁好睇啦!」我由衷的稱讚他。

靚玉日見罕有,作為另類投資,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他耍着蘭花手謙稱過獎,文雅中帶點嬌羞。想必是我那份天生強大的「親和力」,讓他對初相識的我,毫無顧慮地敞開了心扉。
他透露對翡翠的心得,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他又直白的告訴我,他有位在一起近十年的同性情人。提及愛侶時的甜蜜神態,比身為女性的我更嫵媚綺麗。
D先生率真大方的性格,跟我甚是投契,翡翠旦面也跟他這位賞玉人結緣去了。
接下來的幾年,我和D先生、還有他的愛侶,不時會飯聚和研究翡翠。
誰料一場金融海嘯,沖得大家慌亂求生,聯絡漸少了。某天,D先生突然來電對我說,有人想以他當年跟我購入價的30倍,收下他那粒翡翠旦面。
「你嗰粒翡翠,而家真係值呢個價,但翡翠不斷升值,呢種好貨將來只會更貴。」緊貼行情的我,向他提供意見。
但這筆錢,正足夠他和在金融海嘯中事業受創的愛侶,去別國另謀出路。在兩愛之中,只能選其一。
不久後,我接到他的道別電話,他短期內便會和愛侶離港,前往加拿大發展了。
Time has wings,再次收到D先生的電話,已是十年後的事了。離港已久的他,說會回來探親,一定要趁機和我聚舊。
他感慨地講述,初到異鄉發展如何困難,但在他和愛侶互相扶持下,創立的公司業務,現已不俗了。掛上電話前,他請我準備一些靚翡翠,待他回港時看。
他笑着說:「有人話欠我一粒翡翠,叫我搵你買返粒呀。哈哈!我講咗而家啲玉貴到癲o架喇!」
苦盡甘來的喜悅,滿溢在笑聲之中。
假如投資在翡翠的回報是金錢,那只有付出愛,才能收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