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婦科癌症病人 嶄新手術助復原
癌症是本港的「頭號殺手」,有私家醫院特別開設專門針對婦科腫瘤的治療中心,冀透過引入先進手術科技及技術,配合跨專科醫療專業團隊,為婦科腫瘤病人提供一站式的個人化精準治療方案。有早期子宮內膜癌症患者利用先進手術進行子宮切除後,坦言:「完全感受不到痛楚,術後第三日已可出院」。

港怡醫院開設婦科腫瘤治療中心,由跨專科醫療團隊為婦科癌症病人提供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左起:婦科癌症康復病人莊女士、吳東耀醫生、曾慶亷醫生、陳嘉倫醫生、婦科癌症康復病人Jade )
70歲莊女士素來身體健康,她三年前接受婦科檢查後,發現患上早期子宮內膜癌。經醫生建議後接受經陰道自然腔道內鏡(vNOTES)子宮切除手術。她坦言:「完全感受不到痛楚,翌日已可下床行動自如。術後第三日已可出院,比預期更早了一天。」至今其癌症未再有復發,只需定期覆診。
港怡醫院年初開設婦科腫瘤治療中心,並引入嶄新手術科技及技術,經陰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vNOTES)便是其中之一。中心的聯席總監吳東耀醫生表示,其好處就是經自然腔道進入體內,「毋須在身體表面開切口,有助減低出血情況、術後疼痛,並縮短住院時間及加快復原」。
中心另一引入的先進手術科技包括單孔腹腔鏡手術(SILS)。吳東耀醫生指,這手術只需在肚臍開1.5至2.5厘米的切口,並容許5至12毫米的手術儀器通過,取出組織樣本後進行體外切除術,切除的組織皆留在標本袋內,不會遺留在腹腔,確保安全性。吳醫生補充,醫院已透過先進機械人系統,為大約30名婦科腫瘤病人施行手術。
另一港怡醫院婦科腫瘤治療中心聯席總監陳嘉倫醫生表示,中心由跨專科的醫生如婦科腫瘤科、臨床腫瘤科、放射科、麻醉科、結直腸外科、病理科;以及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等組成,「中心的婦科腫瘤學委員會會定期召開會議,深入討論所有婦科癌症病人的個案,並審核所有治療方案,確保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療及程序。」
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說,新冠疫情下,病人無疑會減少到醫院檢查或求醫,根據外國數字顯示,更有個別專科的病人死亡率因而升高,預計本港復常後,醫院的求醫人數將於上升。曾慶亷醫生又期望,中心採用最新的婦科腫瘤手術及機械人系統,能為病人帶來更多手術選擇,亦期望可繼續在尖端儀器或手術方面參與臨床研究,同時促進專業及學術交流及發展。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