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盲盒
帶朋友的女兒「妹豬」去玩具店選禮物,平日多數逛名店的我,怎估得到玩具店也會人頭湧湧?
妹豬拉着我從人群中熟練地穿插,來到抽盲盒的區域,她選了喜歡的公主系列。
她隨便拿一盒上下搖晃後放下,接着又選第二盒,重複剛才動作。如是者幾次之後,才對我說挑好了。
原來她由搖晃來感受盒內的重量和發出的碰撞聲,從中猜測盒中究竟是哪款公仔。
這個十歲的小妹妹,不知道從哪兒學會這種秘技呢?我突然覺得這個行為,有些似我們翡翠行業中的「賭石」。
翡翠原料的外觀跟石頭無異,不經過切割,沒人會知道裏面是寶還是草。

電筒、眼光和膽色,就是「行家」看翡翠原料的工具。
連高效的X光儀器,都不能檢測到原料內的翡翠是甚麼級數,所以俗語說「神仙難斷玉」,一點也不誇張。
而行家會嘗試憑原料表面上各種蛛絲馬跡,來「推測」內裏的優劣。
他們會拿着手電筒,貼着原料表面照探,去估算裏面是甚麼質量的翡翠,就像妹豬會拿着盒子來搖晃一樣。
靠一支手電筒及一雙肉眼,再根據經驗去推測和估計,而決定「買」還是「不買」這塊原料。
這跟在賭場聽搖骰仔的聲音後,去下注「大」或「小」差不多。因為太多不確定因素,故稱為「賭石」。
賭就當然有輸贏。用$100買下的原料,切割後能造到賣$10000的翡翠成品,這就是贏。相反的,就是輸了。
不要看我將輸贏說得這樣輕鬆,現在「賭」一件小小的原料,基本是以百萬港元起價,絕對是一個高風險遊戲。
Nothing ventured,nothing gained,一「石」致富的童話故事有發生過,且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是下一位主人翁。
而像我這種對童話沒甚麼憧憬的人,會寧願多花一些錢,買已切割開、赤裸裸任你看清楚是甚麼素質的翡翠原料。
為甚麼我不試試玩一手?因為比起罕見的happy ending,我見到更多的是血淋淋的結局。
付款後,我和妹豬走到玩具店門外。
以為自己拿握了抽盲盒秘技的妹豬,充滿信心的打開她精心挑選的那一盒⋯⋯登登登櫈!竟是她最不希望抽到的那個款。
她當下茫然失落的表情,與賭石輸了的人有幾分相似。紙盒裏面是甚麼公仔也難估,更何況是石頭內的翡翠呢!
只是抽盲盒不過幾十塊錢,再抽幾個讓妹豬開心也無妨。我這個寵女Auntie,拖着她的小手,再次勇闖玩具店。
這次,讓妹豬見識一下傳說中的「幸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