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醫道 2023 年 02 月 08 日

岑信棠

港大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榮譽教授,腫瘤專科醫生,行醫四分一世紀,親眼見證科技進步,癌症由不治之症,至大部分都有得醫。

與你同行

大腸癌患者Nancy慶幸這十個月來,有妹妹幫忙照顧自己,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新冠疫情以及癌症治療,尤其是在第五波新冠疫情中,為她安排生活上的細節,在治療過程中,為她記下身體狀況的變化。Nancy在去年二月因大便出血,經家庭醫生轉介作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手術後發現淋巴已受影響,需要接受六個月術後輔助化療。腫瘤科醫生解釋化療的副作用,除了作悶數天,手指腳趾還會麻痹,要避免接觸冷凍物品,以免導致痛楚感覺。大部分人的麻痹感覺會在數天內消退,無需要治療以作紓緩 。醫生又會為Nancy處方止悶藥,以減輕作悶感覺,但是副作用會令她便秘。另一方面,口服化療藥有可能會令小部分分患者肚瀉。
當知道Nancy患病,妹妹見狀主動由全職轉為半職,抽時間協助Nancy的起居生活之外,亦為她記錄治療期間所出現的健康狀況和時序。

 

 


兩姊妹跟醫生說,療程首數天並無作悶,反而第四天才開始感到噁心;同時,療程開始後第二天,Nancy出現便秘,但第四天後每日多次瀉出水狀大便,對此感到不解。醫生根據兩姊妹詳細覆述,解釋處方的止悶藥藥效只維持三天,而使用止悶藥期間,副作用導致她便秘,因此Nancy服用了通便丸,又多吃了食物纖維,所以當止悶藥效用消退,通便丸及食物纖維同時發揮效用時,便令她輕微肚瀉。明白了症狀背後的原因,醫生便加長了止悶藥的用藥時間,Nancy同時適當地調整飲食及通便丸的使用,往後的日子,作悶及腸胃問題改善了。不過,Nancy其後仍感手痹,而且有愈趨嚴重的趨勢。於是,醫生在點滴化療的前後加上點滴電解質,果然手痹改善。
Nancy的故事,教人明白腫瘤患者身邊的陪伴者有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對剛確診的患者來說,第一次見腫瘤科醫生是重要時刻,患者與陪伴者都想知道診斷結果、治療方案和預期效果。醫生也會評估患者與陪伴者之間的溝通,讓陪伴者了解並安排患者所需的支援,減少治療期間病人感困難或氣餒的機會,令治療療程更暢順。
每位病人通常會有一名主要照顧者,好像Nancy的妹妹,主力協助病人在治療期間的起居生活,同時為病人記錄療程期間的詳細身體狀況及變化,向醫生提供更全面的詳細病歷。這病歷相當重要,因為腫瘤的診斷、分期、影響等各方面可透過掃描或其他檢測而得出結論,但腫瘤及治療引致的症狀、治療期間的演變等還是要靠病人及主要照顧者提供的訊息。病人和照顧者可以考慮以寫日誌的形式,詳細記下症狀及時序,有助醫生在治療上作出相應調整,為病人帶來更佳的療效。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