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健美麒術 2023 年 01 月 16 日

唐安麒

中港台著名健康食療專家;為國際美洲大學工商管理榮譽博士、自然療法博士、曾修讀中藥營養學、體重控制學等,教你用最natural方式達至健康目標。

溫敷補陽散寒濕

香港入冬氣溫驟降,更不時下起陣陣微雨,風寒濕邪氣侵襲體內,使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關節風濕痛症頻頻發作。
中醫學來說,風濕症範圍很廣,但受風雨影響的多為氣虛、血虛或肝腎不足,其中以肝腎不足最常見。氣弱者,走路時沒精神、做事沒精打采、講話聲音細小,代表身體的氣不夠。血弱者,體質偏弱,耐力差、易疲勞,在抵抗外邪時,免疫能力很差,經常感冒。肝腎不足者,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腎不足則筋骨容易失養,外來的風寒濕邪就更易來犯。天氣驟冷,保暖不足,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濕、風等外邪乘虛而入,導致氣血凝滯,就會出現不同疼痛症狀。

生薑具辛溫、通經絡作用,專治寒症,對於振奮陽氣、驅散寒氣有一定幫助。

 


年輕人別以為風濕痛一定「唔關我事」、「老人家先會有」,其實部分曾受傷、有舊患的年輕人,因為生活習慣不良,經常夜睡,加上缺乏運動,導致體質虛弱、腎氣不足,翻風落雨也有機會出現風濕痛。或是孕婦產後沒好好坐月,於坐月期間接觸生水、洗頭、吹風,產後體虛同樣會致使風寒入侵,最常見會出現雙手筋膜痛、頭痛等,手尾極長。
中醫紓緩風濕痛症,主要透過針灸、推拿、拔罐、艾灸等方法,不過現代人忙碌不一定有空到中醫診所,其實溫敷穴位也能達到類似效果。日常居家時,不妨用熱毛巾包裹生薑溫敷穴位。生薑具辛溫、通經絡作用,專治寒症,對於振奮陽氣、驅散寒氣有一定幫助;當然更好的是敷會發熱的薑膜。發熱薑膜常見的成分除了薑,還會添加當歸、人參等補益氣血的中藥材,將薑膜敷在適當穴位,藥材透過皮膚滲透和吸收,有助紓緩疲勞、活血化瘀、溫熱暖身,改善關節痛、風濕寒痛,治病同時養生疏通。
坊間流傳以風筒熱風吹暖穴位,的確熱力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但熱風不具藥性;而且風筒的熱風會將皮膚表面水分帶走,令皮膚乾燥。相對地溫敷幾乎沒甚麼副作用,溫敷在一些補陽、補氣的穴道如腰背的腎俞穴和命門穴,猶如打開身體暖氣開關。公司有客人每逢翻風落雨就會膝頭痛,我建議她每次做完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的按摩療程後,於膝頭敷20分鐘薑膜,溫敷後再飲黑糖薑茶,進一步加強氣血循環的效果,自此風濕痛復發得越來越少。
每日簡單溫敷15分鐘,提高身體溫度,有效補陽散寒濕,風寒濕症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