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醫療.健康  > 醫療檔案 2022 年 11 月 30 日

小腸氣 包皮長 手術化解幼兒危機

為人父母當然希望小朋友健康成長,但有些身體結構問題,例如小腸氣及包皮過長,就十分常見,唯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方能令小朋友健康地成長。今期小兒外科專科醫生會從手術角度,為大家拆解這兩個幼兒常見健康問題。

俗稱「小腸氣」的疝氣是初生嬰兒常見疾病,特別是男嬰。

 

踏入十二月這個考試季節,中五的明傑如其他莘莘學子般努力備試,今年他的確準備充足,就連飲食習慣的調控也在計劃之內,畢竟去年的經歷使他猶有餘悸。去年這個時候,十五歲的他如常上學,可能當時飲食不太健康,幾乎數天沒有大便,終於等到便意,卻是噩夢的開端。
「只是在馬桶上稍為用力,已經痛得炸烈,大叫到媽媽即刻衝入洗手間。我幾乎痛到無法站起來,結果被送入了急症室,更要注射針藥解痛,直到今天我也沒法忘記那種痛楚。」明傑苦笑着說。
明傑媽媽說,醫生為兒子詳細檢查後,發現陰囊及腹股溝之間有異物凸出,是俗稱「小腸氣」的疝氣所致,於是立即為他安排微創手術,成功將疝氣位置修補。慶幸的是,明傑在術後翌日已能出院,未有影響他那年的中期考試。
仁安醫院小兒外科專科廖思維醫生對明傑這個案尤為印象深刻,始終小腸氣常見於幼兒階段,要到青少年期才確診是相對少有。
「疝氣俗稱小腸氣,是器官或組織由身體不正常的出口凸出,較常發生於腹股溝,即大髀罅,以及腹部位置。嬰兒在出世時,身體會有一條管道連接腹腔,直達陰囊或會陰位置,如果腹壁缺損或這條管道未有完全閉合,內臟就有機會跌入這個缺口而凸出,形成小腫塊。」廖醫生說。

上圖是腹股溝疝,左圖是臍疝。

 

早產的嬰兒有較大機會未完成發育而有疝氣。

 

管道不合 腫塊凸出

小腸氣被認為是男性「專有」疾病,因為男士患者比例高,大約是四至五名男士才有一名女士患者,而早產嬰兒可能由於胎兒發育仍未完成下已經誕生,患上這種疾病的機會就更高。
當然,小腸氣也非單純的兒科疾病,任何年齡人士也有機會患上,老人家就更高危。廖醫生解釋,由於長者的肌肉筋膜會隨年月變得鬆弛及失去張力,使勁咳嗽下,腹腔壓力會相對增加,變薄的肌膜就可能會穿破形成缺口,內臟便會溢出。
有些人以為,小腸氣可以不治而癒,毋須特別在意。廖醫生強調,切勿因小腸氣沒有產生痛感,或未有影響到生活而延誤治療,否則當疝氣變得愈來愈大,或會卡在管道而造成小腸梗塞,嚴重時更可致小腸壞死。
那麼,父母如何察覺到子女患有小腸氣,不致於如明傑般,步入青春期才發現呢?廖醫生坦言,嬰兒在醫院出生時已會接受基本檢查,的確有部分個案待有明顯痛楚或併發症才被確診,他提醒家長,如發現子女腹部脹痛、男孩子陰囊外上側出現腫塊等症狀,便應及早接受檢查。

 

廖思維醫生解釋,嬰兒出生時如腹股溝管道未完全閉合,就有機會出場小腸氣。

仁安醫院  https://www.union.org/new/cindex.php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