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政的溫度
香港最近儼然是一頭剛睡醒過來的獅子,一連舉辦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及國際七人欖球賽,圓滿順利而贏得不少口碑。為了促成大型國際盛事的進行,政府其實在現行的防疫限制下作出了不少豁免,世人在鏡頭看見的峰會和欖球賽現場,與其他西方國家已全無二致,所以特首可以大聲地向全世界宣布,香港回來了,香港復常了!
真復常了嗎?當幾萬個觀眾在大球場內擁在一起狂歡暢飲時,不少市民一家大小在大帽山郊野公園燒烤場外等了幾小時還未等到位子,原來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限聚令,二十六個燒烤爐有十個仍然圍封着不開放。郊野公園的野餐及燒烤地點,長久以來不論疫情發展到甚麼地步都堅持不開放,我已多次垢病,現在終於開放卻仍然對市民諸多限制,但一些國際盛事卻幾乎全面放寬,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院舍長者在三年疫情下過着近乎坐監的生活。
另外一個「厚此薄彼」的例子,就是上月舉行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這是香港在疫情下舉行的首個國際體育賽事,紅館的場面很大,觀眾也不少,事後奧蘇里雲更在網上大讚香港的郊野美景,果然為香港爭回不少面子。但很多人不知道,原來現在所有在室內舉行的本地運動比賽,例如乒乓球、籃球、羽毛球等,只讓參賽者及工作人員進入,觀眾一律不能進場。我的乒乓球教練經常參加各項本地球賽,對此只覺無奈及不解。如果這類球賽的觀眾都須全程戴上口罩,這跟大師賽的紅館,甚至所有電影院和表演場館並無分別,還要禁止的理據何在?
所以我說,施政除了要「提速提效」和「以結果為目標」外,還要有溫度。市民要感覺到政府體察到他們的需要,有權在手便不應因為怕出事而死抓着不放,更不能忽略政策的一致性而給人厚此薄彼,甚至「厚外薄己」的感覺。另外一個政府必須展示更強同理心的範疇,就是各類院舍的防疫限制,尤其是安老院舍。香港大學最近做了一項長者情緒健康的調查,有三成四受到抑鬱、焦慮或孤獨的問題困擾,長者出現抑鬱或焦慮病徵的比率與一年之前(第二、三波疫情時)相比大幅增加。根據現時衞生防護中心的指引,院舍長者如無必要(如求診)不能離開院舍,疫情三年以來他們等如被監禁一樣,情緒能不出問題嗎?
一位市民在電台的時事節目訴苦,說以前會定期到院舍探望母親並為她按摩,現在莫說是按摩,連近距離的接觸也不准許。既然醫管局的探病安排已有所放寬了,長者院舍的探望安排也應盡快看齊。院舍長者的接種率已超過九成,重症率不高,防疫措施也應有所調整。行會成員林正財放風容許長者院舍安排院友以「團進團出」的模式外出旅遊散心,與親人相聚,我十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