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的疑惑
「我呢件翡翠成件都咁『綠』,咁樣都唔係靚貨咩?」靚女朋友A揈住件翡翠吊墜,一臉不解,語帶委屈的問我。
「小姐,『綠』唔係大晒,你件翡翠的『質地』唔好啊!」我呷着咖啡從容地說。
她清秀的眉頭一皺:「咩『質地』呀?」
「質地係翡翠的靈魂。外行人揀翡翠總是忽略這個重點。」我繼續耐心解釋。
「你話我件翡翠『質』唔好,咁點先算係好啫?」她續問。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裏,閃耀着濃濃的求知慾。
正與她在四季酒店high tea的我,決定利用面前兩杯蒸餾水來作個比喻。
「一件質地『好』的翡翠,就似杯蒸餾水咁純、咁乾淨。」

「質地」純淨的翡翠,更勝有「色」無質。
然後,我在另一杯水中,製造特別效果。先加一湯匙咖啡,溝兩羹,再「唧」少少hand cream,跟住攪勻。「嗱!差嘅翡翠種質,咪似呢杯嘢咁渾濁囉!」我指住杯「特效水」說。
翡翠「質地」的清濁分野,是可以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試幻想加埋綠色顏料入去呢兩杯水度,顏色係變綠了,但『清』同『濁』依然一樣,因為『質』冇改變。」
我見她在loading……半晌,終load出一個問題,嘟起嘴問:「咁……點解有啲質會『清』,有啲會『濁』呢?」
「咁係關乎到翡翠形成嗰陣嘅遭遇嘞。」這是個「地質學」話題,我暫時仍未遇過有人感興趣。
卻見她將椅子挪近我,這是對話題有興趣的「微動作」喎!
在酒店café正播放蕭邦的《夜曲》之襯托下,我開始向她娓娓道來翡翠可歌可泣的命運。
「喺地底漫長嘅形成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改變翡翠嘅『質地』。例如『密點分佈』、『結晶形態』、『礦物雜質多寡』⋯⋯」
話口未完,她已連打了幾個絕情的呵欠,我惟有盡快將話題作結:「結論係,成億年仲Keep到個『質』咁純淨,係極度罕有嘅。」
只見她用手支着下巴,若有所思。 我趁機嚐一口侍應剛送上枱的。
在我正享受的蛋香時,她以睿智且冷靜的聲調說:「因為『質地』純的翡翠好少,所以要純淨嘅,先可以叫做靚,而唔係用『色』去衡量,啱唔啱?」
我驚訝她可能是個學翡翠的「奇材」,竟然一聽就捉到重點!
「啱晒!行家睇翡翠,永遠以『質』為第一,『質地』唔好,幾『綠』都冇用!」我再次強調。
我說話剛罷,她隨即鬼馬地說:「咦!咁同揀男友一樣啫,唔好淨係貪靚仔(色)。冇內涵(質)嘅,幾靚仔都冇用!」
她將揀男友的準則,套落去揀「翡翠」中,精準易明,簡直是神級比喻,真忍不住要讚她「才色兼備」。
她聽後心花怒放,呢餐Tea點都唔畀我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