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綠文輝意 2022 年 11 月 09 日

黃文輝

上市公司知行集團(1539)創辦人,同時是集國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環保節能行業接近20年,對節能、減排及碳中和範疇有豐富經驗,被媒體稱為「碳中和大王」。他亦是大灣區碳中和協會副會長。

綠色建材轉廢為寶

筆者的公司日前跟港資企業奧迪美簽署合同,負責替對方在珠海一座即將落成的工廠,搭建一套600KW的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整個工程包括技術諮詢、設計、設備採購、安裝、併入電網至運行移交,一條龍為對方興建太陽能發電系統。
這次合作對筆者的集團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內地有很多工廠,在落實國家二○三○年實現碳達峰、二○六○年實現碳中和的大方向之下,為廠房提供節省能源方案,這些方向絕對是一片藍海。而集團一直貫徹落實「碳中和三重奏」,亦即智慧節能、發展再生能源,和儲能三管齊下,相信可協助不少內地廠房大幅節省能源開支。
奧迪美是生產環保建築材料企業,或許很多香港人未聽過其名,但它們在港澳參與不少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去年底落成在西九文化區內的 M+博物館,亦是由奧迪美供應乾粉砂漿等建築材料。
傳統水泥、砂漿及混凝土是常用的建材,但生產過程不太環保。奧迪美以環保物料,製造新一代乾粉砂漿,大大減低碳足迹。筆者的集團正在葵涌籌建中的一幢全新綠色數據中心,以發展綠色建材為主要
目標。

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採取綠色建築設計方案,把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減至最低, 在建築上亦選用環保建材。

 


事實上,綠色建築對香港落實減排目標至關重要,皆因香港寸金尺土,人口非常密集,加上香港沒有重工業,建築物成為最大的耗電分類,佔全港耗電量約九成。由此可見,香港要在二○五○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必須提速推動綠色建材。
根據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WorldGBC)的報告,建材生產以及施工過程的碳排放量,佔建築範疇的整體排放約三成,惟這些碳排放量往往在傳統計算上被忽略,因此環保界稱之為「隱含碳」。生產鋼材或水泥過程也會消耗大量能源,並產生大量空氣污染物,隱含碳量驚人。
為減少建材的隱含碳,近年愈來愈多綠色建材湧現,將廢物轉化為寶,例如回收重用建築廢料,將廢磚石和廢砂漿加工製造成為環保混凝土。這些方法不單可解決建築廢料的處理問題,減輕堆填區的壓力,同時亦可減省建築原材料的消耗。
有見及此,環保署今年初推展名為「好好斗」的流動應用程式,市民及裝修業可預約將裝修工程產生的建築廢物,交到服務承辦商回收處理,費用較親自運到堆填區處理便宜。此舉提供方便、省時及有效益的建築廢物收集服務,在源頭減少非法棄置建築廢物。
而經回收得到的建築垃圾,日後將投進全自動生產線,化廢為寶變身「環保磚頭」,再投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現時「好好斗」服務只在本港數個地區推行,筆者期望署方可大力發展,令更多建築廢料可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