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專欄  > 門裏門外 2022 年 11 月 04 日

楊立門

楊立門,前政府常任秘書長,現任商會行政總裁、歌手及作家。

施政期票

特首李家超的首份《施政報告》,洋洋灑灑五十六頁,踏實地臚列了新一屆政府多項工作目標,直接回應了最多人關注的幾個民生和經濟問題,可說含金量頗高。例如在房屋問題上,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即時封頂」並承諾四年內減至四年半、推出簡約公屋等,與上一屆政府不斷在問題外圍遊走的做法,截然不同。
在報告的主篇幅外,特首還列出了一百一十多項「指定項目指標」,大部分是量化而非質化的指標。例如特首承諾每年出席不少於四次行政長官答問會,但這不一定能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又例如承諾在二○二四年造訪海外政府及組織不少於二千七百次,不一定表示可以把「香港故事」說得更好。不過政府很難為所有工作項目訂出質化指標,能夠訂出一些量化的數字指標已算不錯了。

 

 


這百多個指標是一張又一張的施政期票,較容易讓市民監察進度及對政府問責。但在一些較大和本質是「非實體」的政策範疇,這些期票的目標便有欠清晰了。例如在談了很久的青年發政策方面,只承諾在年底前公布首個版本的《青年發展藍圖》和增加青年參加政府諮詢組織機會;地方行政方面,只承諾會「進行地方行政檢討」及陸續在十八區成立「關愛隊」,建立地區網絡;而在文化藝術方面, 說會成立「文化委員會」及推行「全新的十年發展藍圖」,但未有時間表,我們只好屏息靜氣地等了。報告提到表演場地座位總數及博物館數目在未來數年大幅增加,但似乎是來自一些已在籌劃或在興建中的項目,頗有「前人種樹」之嫌。
《施政報告》中,各個政策範疇都有其「提速提量」的舉措,為數不少,有些有「標價」,但很多都沒有,在政府面臨財政赤字的當下,難免叫人懷疑錢從何來。例如提出三條幹線加三條鐵路的大型運輸基建計劃,耗資肯定不菲,但有關走線、營運、落成日期及融資模式都未有詳情,只承諾公眾諮詢後再作定案。
《施政報告》花了不少篇幅提出吸引及挽留人才的方案,但未必對症下藥。其實香港的基本優點、商機和吸引力並沒有、亦不可能突然消失。今天人才荒的主因只有兩個:一是黑暴事件後有十幾萬個家庭因為個人政治理念而移民,因為這個理由走的人,是潑出去的水,可以做的已不多。二是很多在港工作的外國人及企業人員接受不了香港(及內地)的嚴格檢疫制度而離去了,而本來有意來港的企業和專才也不得不打消念頭。這些招才新招,長遠來說是好的,但對來港人士的「○加三」醫學觀察期一天不取消,更好更優惠的招數也保證無補於事。「共同抗疫」這個重大議題,《施政報告》只輕描淡寫說了幾句,我們怎樣理解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