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周刊》踏入一千期 新時代編寫新篇章
過去一個星期,我們的國家和特區先後踏入了新的發展里程。國家方面,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十月十六日在北京正式召開,選出了新一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委員會的委員,並在緊隨其後舉行的二十大一中全會上,選出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二十四名委員和七名常務委員,以及中央軍事委員會和中紀委的領導。當中習近平再次連任黨總書記及軍委會主席兩大重要職務。
中共作為我國的執政黨,上述黨領導層選舉結果,標誌習主席將於明年三月的全國兩會後,展開第三個國家主席任期,在未來五年繼續領導國家和中央人民政府。其餘六名政治局常委,預計亦將分別接任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委員長和全國政協主席等主要國家職務。意味未來五年我國的黨、政、軍領導人事布局已順利完成。

除了人事變動,二十大亦通過了對中共黨章作出多項修改,包括對習近平作為黨核心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地位」的「兩個確立」,首次將「共同富裕」列作黨的政策方針,又加入了「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等字眼。有關修訂清晰反映了黨和國家往後的政治、經濟和民生發展路向,以及對港澳特區與台灣問題的堅定立場。
香港方面,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上周三發表了任內首份《施政報告》,詳細交代特區政府將如何落實習主席在「七一講話」提出的「四點希望」:包括透過成立新的治理體系和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來「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提出多項「搶企業」、「搶人才」措施以「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推出「簡約公屋」等加快覓地建屋措施以「切實排解民生憂難」;通過改革醫療衞生制度及成立十八區關愛隊來「共同維護和諧穩定」。
除了向習主席「交功課」,今份《施政報告》亦提出將近十個長遠發展藍圖,大部分都超越了現屆政府的五年任期,當中包括不少早於英治時代遺留、在回歸二十五年來都未能有效解決的老大難問題。有人因而質疑李特首及其管治團隊,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決心和時間去將其全部藍圖落實。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新班子一改政府過往的遇難避事及無為、短視作風,才能配合到國家在新時代之下的擔當作為新要求,才能回應到二十大敦促香港要「破解深層次矛盾」和「走向由治及興」的新指示。
無獨有偶,我們《東周刊》在本周開始進入新的里程、新的台階。今期是《東周刊》的第一千期。我們在過去近二十年來始終如一,通過客觀持平報道,深入淺出分析,積極務實建言,與無數讀者一同見證了香港與國家的變遷和發展。隨着國家和特區都已進入新的時代,《東周刊》與星島新聞集團仝人將會加倍努力,與全港市民以至全國同胞,攜手編寫更燦爛奪目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