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方便的一站式服務與讀者,星島雜誌集團旗下的東周網、東TOUCH、PCM電腦廣場、CAZ Buyer車買家、JET及Spiral游絲腕表網站將歸納為My-Magazine網站,只需完成以下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一個電郵地址,享用以上各網站提供的各種會員服務及源源不絕的會員優惠!
submit
submit
主頁  > 親子天地  > 中西匯醫 2022 年 10 月 27 日

陳以誠醫生

陳以誠簡述:資深兒科專家,港大醫科畢業,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及愛丁堡取得專業資格。過去十多年曾為香港醫學會副會長及其健康教育委員會主席,和醫務委員會委員。現任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醫學系榮譽臨牀助理教授,香港醫學會慈善基金會副主席,愛健慈善基金主席,多間中小學及幼稚園校董。

着重身心靈健康

恭喜東周刊第一千期發行,筆者有幸能參與其中,見證這有意思的里程碑,也特別感恩。可喜可賀,是因為真的可以幫助讀者增加健康常識,養成良好衞生習慣,改善生活方式,家長能夠和兒女建立親密親子關係,並一起克服困難。有陽光正能量,大家都向前邁進,目標就達到。

人生第一千秒,我們初生嬰兒來到世界只是一刻鐘,到一千分鐘也只是臨世半天,仍然在哭,但希望在母親懷裏就得到溫暖安全,平靜的甜睡。願望更多產婦餵母乳,讓嬰孩更健康成長,而丈夫們更要體貼初為人母的,分擔家務和照顧嬰幼兒,一起防範產後抑鬱。

 

 

以科學角度看,現在醫生的任務也包括鼓勵及替孕婦接種百日咳、新冠及流感等疫苗,這些都需要更多努力解釋,以幼兒及孕婦的健康為中心去平心討論,盡量化解疑慮,再提供專業意見。請家長明白,對沒有抵抗力的初生嬰兒來說,他們未到時間打預防疫針(除了乙型肝炎及卡介苗疫苗是一出世便即時接種),便惟有靠已接種疫苗的孕婦經臍帶血液傳給胎兒的抵抗力,以及母乳當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送給心肝寶貝!我們不應浪費偉大創造者已經有這奇妙的設計,反而應該善用母乳和預防疫苗。

不少人為初生嬰兒慶祝百日宴,不知道有沒有慶祝千日宴的?一千日就係2.7歲了。小朋友大都四圍走,多說話,很有好奇心。家長必須留意的其中一環,是孩子語言及社交溝通能力。若孩子沒眼神接觸,少說話或交談,只喜歡自己玩,並執着既定次序和重複動作,便要評估是否有自閉症羣譜或傾向的可能。

若在兩歲便發現,三歲前確診,前景或能改觀,家長要及時提供早期學前訓練,盡可能開始一對一訓練,給予語言治療並培訓認知能力。此病愈來愈常見,一百人當中可以有兩個。當然有少部份真的很嚴重,男孩病發機會可能比女孩多四倍,但仍然有盼望改進。他們對感情認知特別困難,情緒體諒,愛人愛國等實踐更要畫公仔畫出腸。千萬不要對病孩發脾氣,家長要學習處理情緒,慎防虐兒,不論身體或精神虐待,傷害病童,令情況惡化,自己犯法,更破壞整個家庭,切勿墮入三輸局面!

筆者有位病人(亦是迦密中學校友)自兩歲已經確診自閉症,家長卻很有愛心、忍耐、智慧,以永不放棄的精神和毅力,並得到學校老師明解,同心培訓他,終於大學入學試(DSE)以很好成績考進港大,並以一級榮譽畢業,現在是港大腦神經科學的博士研究生!所以,請學會欣賞接納,互相支持,一齊努力!

《東周刊》每周一期,那麼誕生第一千個星期則已經是19.2歲。19歲青年,面對多變人生,實在要建立自己品格,尋找自己人生路向。在這戰雲密布甚至有核爆可能的末世危機中,誰人能掌握明天?相信世上人不能,只有神知道。

如何計劃殊不容易,家長未必能夠給予答案,最好能夠提供良好土壤,讓青少年建立自己健康正向的人生觀,世界觀,國家觀及家庭觀以致道德觀。
大前提是不論老幼,身心靈都要健康快樂。

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絕非推介任何診斷/醫療方法或藥物或保證其療效,亦無意代替專業意見或諮詢、醫療診斷或醫學療程。
如對健康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尋求專業意見以免耽誤診治。